第五百二十六章 藩王船隊出海(第2/2頁)
章節報錯
便是晉王再怎麼的糊塗也清楚一點,那就是一個諸侯國的根本就是人口的多少,如果說人口稀少的話,他那諸侯國根本就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若是人口眾多,不說其他,至少種地的人手是足夠的。
所以說晉王就想著到底要如何才能夠招募百姓隨其一同前往封地,在晉王召集了王府一眾吏員,經過了一番商議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府下屬的那些佃戶,其中不少佃戶可以說是幾代人都為王府耕種,完全依仗王府而生。
對於這些幾乎可以算得上是王府附屬的佃戶,自然是優先選擇的物件,同時這些人對王府的忠誠度也是最高的,按照王府長吏統計,這樣的佃戶差不多有近萬戶之多,丁口約有五六萬人,其中青壯勞力大概佔了有四分之一多。
這些依附於王府而存的佃戶差不多佔了太原府總人口的幾十分之一多,而且這些佃戶的戶籍並不在官府黃冊之中,相當於是隱戶一般的存在。
數萬人數量已經是不少了,可是對於要在一片足足有數百萬畝良田的大島之上封邦建國的晉王府來說,這點人口卻是顯得太少了。
蘇暢深吸一口氣,看著晉王道:“回王爺,如今已經有大概近萬人前來報名,下官已經命人將這些人的資訊登記完畢。”
晉王一聽不禁皺了皺眉頭道:“這都好幾日了,怎麼才招納這麼點人手,就算是加上王府的那些佃戶,也才不過六七萬人而已,這點人手夠幹什麼的,繼續招人,趁著朝廷允許,這一次前往封地,本王至少也要遷移十萬百姓前往南洋。”
蘇暢聞言忙道:“王爺放心,下官已經命人到處貼發告示,相信以王爺所開出的條件,到時候招納十萬人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晉王微微點了點頭,北地貧苦,以他所開出的那麼好的條件,想要招納一批百姓隨其一同前往封地絕非是什麼難事。
不過還有一點卻是晉王所不得不考慮的,那就是他要如何將晉王府所擁有的那麼多的財物帶走。
或者說是到了封地之後,他要如何建設封地,如何養活跟隨其一同前往封地的百姓,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晉王府之中金銀珠寶眾多,然而這些東西就算是帶到了南洋,帶到了封地也不能當做牛馬來使,當做糧食來吃用。
涉及到民生方面,可以說是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虧得王府之中有著分管王府各項事務的各個官員。
這些官員平日裡也就是管理一下王府的方方面面,如今卻是成了晉王的最佳幫手,在這些吏員的建議以及提醒之下,晉王派出大量的王府人手在市面之上開始採買大量的布匹、鐵器、藥材等等物資。
王府多年來積攢下來的大量錢財如同流水一般流淌出去,卻是換來了大量的物資進入到了王府的倉庫當中,然後裝上大車運往港口裝船。
聽著蘇暢彙報各項事宜的程序,晉王輕咳一聲道:“蘇長吏,蒐羅船隻的事情辦的如何了?”
船隻的事情自然不是一件小事,如果說沒有足夠的船隻的話,很明顯他所招募的人丁,採買的大量的物資都無法轉運到南洋去,這由不得晉王不關心其進展情況。
蘇暢聞言不由的皺了皺眉頭道:“回王爺,如今不單單是咱們晉王府蒐羅船隻,其餘各家王府也都派出了大量的人說在蒐羅船隻,市面上船隻的價格足足翻了一倍還多,即便是如此,仍然是有價無市,下官費盡了心力,並且按照王爺的吩咐,聯絡了幾家海商,許其在王爺封國之中予以爵位封賞的條件,這才說動了其中幾家,這些人願意為王爺獻上海船百艘,金銀眾多。”
說到這裡,蘇暢深吸一口氣道:“再加上王府出面蒐羅的船隻,差不多擁有船隻三百餘艘,一次便可以轉運數萬人以及大量的物資。”
“好!”
聽了蘇暢的答覆,晉王不禁拍手叫好道:“很好,本王倒是沒有想到那些海商竟然有這麼大的魄力。”
要知道隨著開海,誰都知道只要有船,那就意味著擁有大量的財富。
即便是不去進行海貿,單單是接朝廷轉運百姓前往南洋,然後拉回大量的南洋所產的糧食,同朝廷合作這一項,那便是穩穩的收入。
也正因為如此,導致海船價格居高不下,一直都是處於有價無市的情況。
如今各家王府需要大量的船隻轉運人口以及物資,自然是一下推高了海船的價格,一些海商自然就顯得奇貨可居起來。
如晉王這般拿出封地之中的爵位做交易以換取一些海商的支援,倒也顯得非常的正常了。
諸王封地之中的爵位雖然說在大明朝廷這裡是不認的,可是在各個藩王封地那卻是實打實的爵位啊。
對於地位低下,空有財富的商人來說,能有機會以錢財換取身份地位,哪怕是這身份地位有著極大的限制,那也有大量的商人願意。
捋著鬍鬚,晉王看向蘇暢道:“繼續派人聯絡那些海商,就說本王會再拿出十個伯爵之位出來,只要他們願意助本王一臂之力,將來本王封邦建國,絕對不會虧待了他們。”
一眾藩王宗親為了招納跟隨其出海的人口,可以說是使出了種種的花樣,自然也是招納了不少窮苦百姓。
朝廷對於一眾藩王的舉動,只要不是太過犯規矩,朝廷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些藩王考慮到將來封邦建國,行事多少還是有些顧忌的,至少比之以往在封地之中的所作所為已經是好了太多了。
天津衛港口
這一日穿暖花開,春風拂面,偌大的港口之中密密麻麻的聚集了大量的船隻,船隻之上一面晉王府的大旗烈烈作響。
那是一艘略顯陳舊的寶船,卻是作為晉王府的船隊的旗艦,足足花費了晉王府兩萬兩白銀才從朝廷手中購得。
以這一艘寶船為核心,四周則是密密麻麻的大小船隻,正是裝滿了大量百姓以及物資前往南洋晉王封地的船隊。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