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規劃,大明皇室宗親,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到了奉國中尉這一級別,每年可得俸祿二百石。

這數量乍一看倒也不算太過誇張,也就是相當於百畝良田的產出而已,可是卻也架不住大明皇室太能生了,一代代下來,大明宗室的人口數量那叫一個暴漲,不提百年之後,就說當下,大明一朝單單是宗室的數量就有數萬人之多。

這麼一算的話,這些佔了幾乎九成的奉國中尉的俸祿就要朝廷每年拿出數百萬石之多的錢糧,這麼一對比的話,數量也不算少了。

只是因為大明宗室不事生產,又不能經商、科舉,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出路可言,除了朝廷發放的俸祿之外,幾乎就是沒有什麼謀生的手段,對於大明而言,完全就是一個負擔。

此番按照天子的打算,這些有著奉國中尉頭銜的大明宗室他會將這些人之中絕大多數人一起遷往南洋之地。

當然並非是給這些人封地,而是分發給每一人良田百畝,令這些宗室自食其力,一方面也算是給了這些宗室謀生的本錢,另外一方面也能夠減輕朝廷的負擔。

偌大的大廳之中,除了一眾藩王、個別的郡王之外,大明宗室其他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前來這裡,所以說這些宗室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夠知曉朝廷對他們的安排。

不過不管怎麼樣,總體而言,朝廷對於這些宗室的安排還是相當不錯的。

以晉王、秦王、楚王、周王等一眾大明親王為首的一眾藩王宗親一個個的臉上洋溢著欣喜之色出了皇城。

此時一眾藩王已經知曉了自己的封地所在,心中所想的自然是該如何發展壯大自己封地,這樣一來他們才能夠在封地之中享受榮華富貴,也親身體驗一把那種大權在握的感覺不是嗎。

雖然說朝廷給他們這些藩王封地下了一個限制,那就是每一位諸侯王擁兵不得超過萬人,有著規矩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這些藩王的野心。

當然就算是這些藩王有野心,想要窮兵黷武,只怕單憑一島之地也拉不起多少的兵馬來。

不管怎麼樣,至少如今朝廷給了他們封地,並且許他們在封地之中封邦建國,並且還允許他們擁有兵馬大權,這相較於以往的處境已經是天差地別了。

所以說這些藩王一個個的顯得無比的興奮就可以理解了。

宮門之前,秦王臉上滿是笑意的衝著其餘幾位藩王拱手笑道:“諸位,本王這便要返回封地準備遷移百姓前往封地了,此日一別,他日有緣再見!”

眾人都知道,自今日之後,他們這些人再想相見怕是沒有什麼可能了,畢竟他們的封地雖然說都在南洋之地,可是相距卻是相當之遙遠,可以說是被朝廷給封在了各處,便是他們這些藩王想要聯合起來反抗朝廷都做不到。

當然這種情形其實也在意料之中,別說是在南洋之地了,就算是如今他們身在中原,如果說不是此番天子召見他們的話,他們相互之間一生也未必能夠見上一面。

畢竟朝廷對於各地的藩王從來都是報以極高的戒心的,這些藩王別說是見面了,就算是離開封地那都是莫大的罪名。

晉王、楚王等人也向著秦王笑著道:“咱們便比上一比,看看究竟誰家的諸侯國將來更興盛!”

一時之間,這些藩王倒是生出幾分豪邁來。

皇城之中,一座高樓之上,一身常服的天子站在高高的閣樓之上遠遠的眺望著皇城方向,緩緩開口道:“一眾藩王可是離開了?”

站在天子身旁的不是別人,正是不久之前給一眾藩王宗親分派封地的內閣首輔王陽明。

此時聽得天子開口詢問,王陽明當即便向著天子一禮道:“回陛下,諸位王爺已經離開了。”

微微轉過身來,朱厚照長出一口氣道:“今日總算是解決了我大明藩王的隱患,愛卿功不可沒啊。”

王陽明忙道:“陛下謬讚了,此策本是秦國公所出,臣不過是按照陛下之意執行,何來功勞一說。”

朱厚照笑著道:“你啊!”

說著朱厚照神色一正道:“雖然說關於諸位藩王的分封已經定下,但是接下來真正執行起來卻是最重要的,朝廷一定要想辦法配合一眾藩王,讓眾藩王早早的前往封地,然後將他們在中原的封地交還給朝廷。”

王陽明當即便向著天子保證道:“陛下儘管放心便是,臣一定會盯著此事,絕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送諸位王爺前往南洋之地就封。”

大明正德十年正月十九日

山西太原府

做為大明晉王的封地所在,太原城雖然說算不得繁華,卻也是大明北疆極為重要的一處大城,因為臨近蒙古草原的緣故,太原城倒也有幾分繁華之相。

只不過因為做為晉王封地的緣故,太原城的百姓日子其實過的並不怎麼好,畢竟晉王一脈紮根太原城上百年,歷代晉王將心思都用在瞭如何擴張晉王府的錢財上面來,所以說太原府絕大多數的良田幾乎全都入了晉王府的名下,就連太原城之中的商鋪,晉王府也掌握了數十上百家之多。

可以說拋開軍政方面的影響力的話,晉王府在太原城跺一跺腳那都要震上三震的存在。

剛剛過了元宵節沒有幾日,太原城一下子就顯得熱鬧起來,一切皆是因為一則出自晉王府的告示。

就在日前,晉王府貼出了一則告示,告示之中向太原府的百姓昭告,晉王一脈將遷往南洋裂土為王,封邦建國,因此招納四方百姓一同前往封地,但凡是有願意隨同晉王府一起前往南洋者,晉王府將會在封地之中一人賞賜百畝良田,並且一人給予白銀五兩。

這訊息一出,可以想象整個太原府都為之震動了。

本來太原城便是北疆苦寒之地,比不得中原之地或者江南之地繁華,百姓能夠勉強餬口便已經是不錯了,如今晉王府的告示一出,自然是讓無數百姓為之側目。

晉王府之中,一身蟒服的晉王臉上帶著幾分期待之色看向王府長吏蘇暢道:“蘇長吏,事情都辦的如何了,如今前來報名的百姓大概有多少?”

可以說從京城歸來之後,晉王的精力全都放在瞭如何規劃未來的封地上面,按照朝廷所言,其封地之中除了極少數的土著蠻夷之外,一切人口皆要他們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