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募兵二十萬(第1/2頁)
章節報錯
港口之上,一隊人馬正緩緩的向著停泊在港口當中的船隊行去,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的晉王。
晉王身後跟著的則是晉王府的一眾人,包括晉王妃,晉王世子等人,再加上得到晉王招募而願意跟隨晉王前往南洋封地搏上一搏的讀書人。
不得不說此番朝廷分封諸王於南洋,允其封邦建國,對於許多不得志的讀書人來說卻是一個從天而降的大好機會。
雖然說這幾年朝廷連連開恩科,大量錄取士子,然而就算是開恩科,也並不意味著每一個參加考試的人都能投透過科考進入官場。
說到底這天下讀書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而透過科考進入官場的卻是寥寥無幾,這樣一來,大量的落榜士子自然也就將目光投向了這些藩王身上。
傻子都能夠猜到,這些藩王到了封地之後,若是想要治理地方的話,那麼肯定是需要大量的官員的。
雖然說這些藩王的封地大多隻有一縣之地大小,可是即便是隻有一縣之地大小那也是一個封國啊。
想要建邦立國,必然是要完善制度,如此一來,諸位藩王必然是需要招募一部分讀書人為其治理封國。
一縣之地的邦國需要的官員數量或許不多,可是至少也需要數百官上千官員才能夠真正的將一個完善的邦國構架起來啊。
這可是一個大好的進入官場的機會,哪怕只是在這些藩王的諸侯國之中為官,那也能夠滿足他們為官的願望了不是嗎。
所以說不單單是晉王,其餘的一眾藩王,但凡是發出告示的藩王宗親,王府門前都少不了大量的讀書人登門自薦。
如此一來一眾藩王在這些讀書人當中一番挑選下來,可以說沒一位藩王都篩選出了至少上千的讀書人準備帶往封地輔助其治理封地。
晉王身後的一眾讀書人此時也是拖家帶口,帶著幾分期冀之色看著遠處港口之中的那一艘艘大船。
晉王意氣風發的率領著身後的一眾人大步向著港口之中的寶船走去,他晉王一脈是第一個走出中原前往南洋的,這讓晉王無比的自豪。
突然之間,跟在晉王身邊的王府長吏向著晉王低聲道:““王爺快看,那是秦國公!”
晉王聞言不禁向著前方看去,就見一隊人馬正攔在前方,不是李桓又是何人。
認出李桓的時候,晉王眼中閃過幾分不喜之色,先前李桓可是竭力反對天子將他們這些藩王分封南洋的,當是晉王等藩王可是對李桓恨得咬牙切齒的。
後來天子允許分封,他們一個個的得了分封,滿心的精力都放在了籌集人手和物資上面,根本就沒有功夫去尋李桓的麻煩。
如今他都要離開中原了,卻是沒有想到竟然會在這裡遇到李桓,而且看李桓那架勢,似乎就是奔著自己來的。
想到這些,晉王大步向著李桓迎了上來,遠遠的看到李桓便開口道:“本王當是誰呢,原來是秦國公啊,不知秦國公有何指教呢!”
明人不說暗話,誰都看得出李桓就是奔著晉王來的,,所以晉王一開口便毫不客氣。
李桓則是神色平靜的看著晉王,目光掃過晉王身後的一眾人身上,淡淡道:“陛下口諭!”
晉王聞言不由一愣,看看李桓,再看看跟在李桓身邊的天子近侍丘聚,立刻就明白了過來,只怕李桓此番前來是真的帶著天子的旨意來的,畢竟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李桓就算是有天大的膽子也絕對不敢假傳聖旨。
就見晉王當即向著李桓拜了下去,而四周一眾人也緊跟著拜下,只聽得晉王恭敬道:“臣恭聽聖諭!”
李桓淡淡道:“晉王移藩,朕心不捨,特賜黃金百兩,絹帛百匹,美酒百壇,希望晉王能夠為我大明鎮守一方……”
待到李桓宣讀了天子口諭,一旁的小太監忙上前將天子的封賞奉上。
雖然說天子奉上的那些東西相比晉王府的財富根本就算不得什麼,但是這可是天子的賞賜,所以說晉王府的一眾人皆是恭敬的拜謝。
晉王衝著京師方向拜了拜,這才緩緩起身,此時看向李桓的時候,眼中帶著幾分嘲諷道:“本王這便要前往南洋封邦建國了,卻是讓秦國公失望了啊。”
李桓只是淡淡的看了晉王一眼,閃身讓開路來,而晉王看到這一幕只當是李桓怕了自己,登時露出得意之色,大手一揮道:“諸君且隨本王登船。”
晉王浩浩蕩蕩的人馬開始登船,沒有多久伴隨著嘹亮的號角聲響起,一艘艘的船隻開始出港,數百艘大小船隻航行在海面之上,黑壓壓的一片,自帶一股威勢。
而港口之中,李桓看著遠去的晉王船隊,嘴角不禁露出幾分笑意。
隨著晉王第一個出海,很快就是秦王、周王、楚王等一眾藩王,相繼出海,一時之間,大明海域顯得無比的熱鬧起來。
大明正德十年秋
京師御書房
御書房當中天子端坐,而李桓、王陽明等一眾朝廷重臣則是齊聚於此。
此時天子看著一眾人,臉上露出幾分笑意道:“諸位卿家,至前日靖王出海,至此我大明境內再無一尊藩王,至此之後,朝廷也將減少一大負擔,眾卿家卻是辛苦了。”
雖然說組織人馬和船隊出海更多的是各家藩王府邸出面組織的,可是背後卻是少不了朝廷的支援。
畢竟許多藩王府邸的人根本就沒有那個組織能力,畢竟不少藩王全完就是淪落為了廢物一樣的存在。
要不是朝廷為這些藩王更換了王府之中的吏員,讓王府具有組織能力的話,怕是至少三成的王府根本就無法完成遷移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