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劇組的寫實(第4/4頁)
章節報錯
現代戲的轉場節奏特別快,集中拍外景時,一天要城東城西地跑很多個地方;
古裝戲的拍攝環境就相對單純多了,大部分時間都會駐紮在影視城,或者是已經搭好景的攝影棚。
仙俠劇的很多場景都需要現搭。
在山林裡拍戲,最大的困擾是蛇蟻蚊蟲,我到這種地方工作,多半會戴帽子,即便很潮熱,也會把褲腿紮在襪子裡,上衣扎進褲子裡,防曬袖套藏進袖口裡,總之,得儘量避免面板有裸露的地方。
某部戲片場,上一次廁途經的迂迴路,如果在野外拍戲,條件好的劇組會準備專用的公廁車,條件不好的劇組,會拿黑布或藍布,圈一塊地,然後直接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用來當廁所。
劇組的女生少,片場扛機器的女生更少
其實,我不是一畢業,就入了這行的。
記得剛進劇組的時候,很多人看我是女生,都很好奇:
你為什麼幹這個?
劇組的女生少,大概也就十個人裡面有兩三個。
而且,這僅有的兩三個,還大都做服裝或化妝。也就是說,片場扛機器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和體能差異有關?
拿我日常工作使用的單反來說,塞上電池的機身,再加上一枚長焦鏡頭,少說也有三幾公斤重。
每天在片場,我得抬著它工作十幾個小時,來回走動拍照。期間,抬相機的手還不能抖,因為一抖,片就花了。
很早之前我在微博發的一張圖,在片場熬夜,我會在化妝間找個角落睡一會兒,有的劇組沒這條件,如果困了,男生就直接躺在地上,女生不好意思躺,就找個位置坐著或者蹲會兒。
所以最開始,我媽很不理解我:
為什麼想幹這個?為什麼不能去國企、事業單位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或者考考公務員?大學四年,上下加起來一共八個學期,其中有六個學期,她都在跟我發生爭吵。
可她不知道啊,我小學就很愛看電影了,初高中參與的課本劇拿了名次,上大學雖然順了他們的意,去重慶的一所大學唸了四年會計,但我同學在備考會計師資格證、ACCA的時候,我卻一直在外面拍微電影、寫指令碼。
臨近畢業,我甚至拎著箱子去BJ,跑過大型影視公司的校招,也給現場的HR遞過簡歷,還進過面試,但碰上北影、中傳,甚至海外藝術類高校的專業型選手,我很遺憾沒能走到最後。
即便這樣,我也沒想過放棄。
後來,不知道是不是我和我媽透過吵架,達成了某種和解,又或者她開始看到,我確實有在這個方向付出努力,總之,我面試失敗後,她反而盡她所能,幫我找了一個教攝影的老師,讓我跟著他學了一年。
我也是因為這個契機,才有機會進到現在的行業。
雖然這個行業的確很苦,但當我拍攝的第一個專案被用作宣傳封面,放在騰訊影片的首頁,微博上也有很多人轉發那組照片時,能收穫的成就感也是巨大的!
而且,片場就是一個實戰場,不管是技術還是統籌,能學到很多,也能看到很多。
就像我們這行的從業者,其實兩極分化挺嚴重的,家境殷實、接受過系統藝術教育的人,與年紀輕輕就輟學,在劇組做幫工成長起來的人,都可以在同一個劇組工作,他們之間就會產生很多有趣的碰撞。
在劇組待久了,真的很容易脫節。
每天睜眼、閉眼都是喊“咔”。
一部戲拍完,接著就是下一部。在這種封閉的環境,其實很容易看不見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但我們的觀眾,恰恰就在真實的世界生活啊,他們可能996加班,可能會為自己掉頭髮哭,也可能是在下雨天出門,沒注意就被路邊的車濺了一身泥。
我們不是要拍東西給他們看嗎?
所以,現在我每拍完一部戲,都會回老家待一段時間,和父母朋友在一起生活,聽他們說說自己的事,也讓自己有一段完整的時間充充電。
未來,我可能不會一直做劇照的工作。
現在,我在努力存錢,希望能去更專業的院校進修。
我一直有一個長遠的目標,就是想朝著導演的方向前進,以後能有機會拍自己的作品,而不只是拍服務於宣傳的劇照。
但我不會強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多好,因為我已經想明白了,反正我就朝那個方向走,能走多遠走多遠,只要走到最後開心、不留遺憾,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