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劇組的寫實(第3/4頁)
章節報錯
儘管石棉衣隔熱,但如果火勢越燒越大,熱氣湧動,難免會有灼傷人的地方。
況且,拍火燒人的戲,如果一次不透過,武行還得再拍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據我所知,一天之內,有一位武行兄弟就被燒過八次。
至於武行燒一次全身能拿到的報酬,也因為劇組規格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比較好的劇組開過6000元一次的價格,但那回,現場的武行,也有人受了傷。
如果說武行的危險,外界還多少有些耳聞,那燈光師的意外,可能就更加無聲了。
因為要在棚頂布燈,搭建桁架,所以燈光師常常需要在高空作業。
在拍一部古裝戲的劇照時,我曾爬上過大殿棚頂的馬道。
加上,燈光師總是劇組裡到場最早、離場最晚的一批人(燈光必須得在演員到場前把光源佈置好,拍攝結束後,他們還得留下來裝卸沉重的照明裝置)。
所以,比起劇組的其他工作人員,他們的休息時間,也是相對比較少的。
據說全國80%的燈光師,都來自HEN省鄢陵縣的張北村。
劇組裡的照明、布光裝置
記得有一次,一個古裝劇劇組,要在橫店的秦王宮大殿白天拍夜戲。
為了營造出夜晚的效果,燈光師拿了釘槍,準備把一大塊黑布釘在大殿的房簷上,因為太過疲勞,沒有休息好,他直接從三五米的高空摔了下來,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還是被場工緊急送去了醫院。
每天工作十多二十小時的過勞狀態,加上高空作業的工作內容,都讓燈光師成了劇組的一大高危職業。
一個大功率攝影燈有時能重達十多二十斤
一個劇組,更像是一個浩大的車隊。
除了劇照、武行、燈光,劇組還有很多其他的工種,大家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建立一個共生的場域。
所以,在劇組工作,你必須得適應集體生活。
吃一起,住一起,這些都是最基本的。
就拿住宿來說,同一個劇組的工作人員,一般都住同一家酒店。
在圈內,我們常把這種大部隊駐紮的地方,叫作“大隊酒店”。
“大隊酒店”的房間,多為標準的雙人間,住起來有種升級版宿舍的味道。
初來乍到時,我總有不習慣的地方,但住久了,混熟了,逐漸也就適應了。
“大隊酒店”樓下的代拍,一般來說,主演會住更高階別的酒店,但在拍攝前,他們會到“大隊酒店”的劇組化妝間化妝,代拍蹲在酒店門口,等著抓拍演員下樓出裝的照片,然後再把它們高價賣給粉絲。
難得早收工時,大家會在“宿舍”聚餐,東拼西湊點些外賣,一起改善伙食。
出行方面,整個劇組也是整齊劃一的。
哪怕只用三五分鐘就能步行抵達片場,所有的工作人員也必須得乘大巴,統一行動。
每次去片場,一個劇組就會化身成一個浩大的車隊。
除了接送工作人員的大巴,各個部門還會設定自己的專屬車輛,服裝車、攝影車、燈光車……
在攝影棚,每一個車廂,都是一間行動式的移動倉庫。
發電車的接線處,劇組很多大功率的燈光裝置,民用電是帶不動的,所以需要有一臺專門的發電車為劇組供電。
空調車的巨型管道,口徑是家用機的數倍。
一般情況下,劇組至少會準備一臺空調車供主演使用,有條件的組,才會多增加幾臺給導演和現場工作人員使用。
拍人造雨的戲,劇組會用管子接在儲水車上放水
裝馬的車,馬匹是動物演員
劇組的工作環境複雜,拍戲地點也時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