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經筵激辯(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沒等陳家楊反駁,汪琦又說道:“陳知縣剛才第一句話,便說相比於漢唐,趙宋對外軟弱!那請問陳知縣,漢朝與匈奴和親,將昭君送至塞外為何?唐朝與吐蕃和親,將公主送到高原又是為何?趙宋奉之金銀丟人,漢唐獻出女人就光榮了?”
陳家楊當即反駁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是什麼意思,莫非你覺得匈奴吐蕃不是夷狄?”汪琦咄咄逼人的連連發問。
“匈奴吐蕃自然也是夷狄,只是漢唐和親只是一時之策,要知漢朝也曾多次對匈奴用兵,甚至……”
不等陳家楊說完,汪琦就打斷了他,道:“難道北宋沒有對契丹用兵?南宋沒有北伐以圖收復故土?”
“但漢朝數次出兵塞外,以致匈奴元氣大傷!”
“元氣大傷?那日後怎麼還有五胡亂華之事!而被陳知縣所不恥的趙宋卻聯手女真滅了契丹,從此世上再也不見耶律郎,又與蒙古南北夾擊滅了女真,完顏一族有何在?”
文華殿外,小八複述著經筵的情況,因為兩方以來我往,小八複述的都有些來不及了。
郭放舟聽著經筵的情況,不禁有些佩服汪琦,不愧是狀元出身,辯才一流,從一開始就沒有去論證趙宋制夷是對的,而是對著陳家楊和張維的話的漏洞進行攻擊。畢竟宋朝對外那些事在大文都被罵了上百年了,想要論證宋朝做得對何其難也。
“那尚書大人是覺得宋朝與夷狄議和,是符合道義的了?”張維察覺出汪琦不是來正論,而是抓住自己和陳家楊的漏洞攻擊,他便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汪琦並不慌亂,回道:“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文景休養數十載,才有漢武破虜事。我並不認為議和是符合道義的,但當是時,經唐末五代百年之亂,趙宋初立兩帝奮鬥幾十年才終結十國混亂,長年用兵已經國力疲敝,而契丹已立國勢正旺,早有南下飲馬之心。難道明知賊之盛,還要大動干戈與之消耗麼?議和不合道義,那窮盡民力而硬戰強敵以致死傷無數就合道義了?”
楚牧聽汪琦的話覺得說的在理,不禁微微的點了點頭。
陳家楊在一旁看見,一下就不爽了,拱手道:“臣見陛下聽汪尚書之言頻頻點頭,莫非陛下也認為趙宋與夷狄議和是對的?”
楚牧猛地被一問有些驚訝。這鱉孫,朕一句話沒說,這火怎麼燒到朕身上來了。
“朕只是覺得汪尚書所說的有些地方是在理的,所以……”
陳家楊不依不饒的道:“汪尚書剛才諸多詭辯,都說學以致用,知史以為鑑鏡。陛下若是覺得趙宋制夷沒錯,難道我大文日後也可與西原議和不成?”
陳家楊一激動直接把火燒到了楚牧身上,還牽扯到了西原這個大文最敵視的國家。一時間百官皆望向了皇帝。
尤其是竇鼎之蹙眉凝視著年輕的天子,他還沒將私下聯絡西原的事稟告上去,心中也是拿不準楚牧對於西原的態度。
殿外的小八突然眼睛一亮,說道:“還真被你猜中了,他們開始問陛下了!”
郭放舟沉默了片刻,道:“你就這麼傳音給陛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