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回 不辱使命(第1/3頁)
章節報錯
數月之前。自清梁之險以來,燕國大軍穩紮穩打,已全據幽州,冀州半壁也已落入燕國手中。
此時在新取的冀州河間之地,燕王大帳內。燕主慕容儁志得意滿,前幾日已欣聞故趙帝石祗自去帝號,只降位為王。如今中原幾同無主,燕國自去歲南下,戰必勝攻必取,燕主如今自矜之情愈發驕固。
這一日例行軍前議事,燕主升帳召集眾將士商討下一步對策。
此時眾文臣武將皆已到帳,燕國將帥之精銳皆集中於此。眾人見中間帥案之上,立有香爐,中間香菸嫋嫋,燕王慕容儁隨即站起身來,轉身面向東北方向,深深的鞠了身向龍城方向遙拜。眾將士也跟著躬身祭拜。
禮畢,燕王轉身向眾人說道:“幸我歷代先王庇佑,我大燕如今已經舉關南下。我將士奮勇,如今河北之地半數皆在我手。襄國、鄴城不日可下,趙國滅亡指日可待。我大燕將士壯哉,燕國萬歲!”
“燕國萬歲!燕王萬歲!”帳下眾將士群情激昂,山呼震天。
這時王叔,輔義將軍,新晉彰武太守慕容評率先出列說道:“大王披堅執銳,歷風霜暴寒暑,拓地三千里,遠邁先王。我燕國騎兵舉世無雙。羯趙,冉閔譬如螳臂擋車,一統天下當在不遠矣。”
聞聽王叔之言,燕王嘴角上揚,不經露出一絲驕傲之色。
這時悅綰進言:“大王,將軍,切莫輕敵,世人皆言冉閔有戰神之名,未逢敗績。如今魏國兵勢盛大,乞活軍之軍力當不下三十萬之眾。堪比當年石虎之時。”
只聽到慕容評恥笑一聲,“乞活軍只步兵居多,我燕國將士驍勇善戰,具裝騎兵天下無敵,當橫行於天下。”
悅綰只向眾人深深鞠一身,轉頭對慕容評說道:“將軍英勇,攻王午克鄧桓所向披靡。然當年趙軍敗於昌黎城下,我軍追亡逐北,敵僅一人領兵全軍而還,如今此人已是我當面之敵手。”
轉頭望向位居慕容評次席的慕容恪,說道:“說來,今我帳內還有一人與之交過手。”
慕容恪抬頭,與悅綰眼神相交隨即向王兄拱手,對眾將士說道:“悅將軍所言不錯。如今魏國國主冉閔,也就是先前的石虎養孫石閔,熟知韜略更兼得使一柄雙刃矛,跨下朱龍馬,有萬夫不當之勇。那一年臣讓他從吾手上溜走,才有今日之困局,臣領罪。”
只見燕王下來趕緊扶起他說道:“恪弟太過謙,那年父王本就給你兵少,只在敵後退路上襲擾罷了,這十年之後的事誰人能知,何來領罪之說。來來,快快起來。”
燕王扶起慕容恪,對眾將說道:“如今趙國遣太尉張舉遞書,自降封號,去皇帝尊號,許送傳國玉璽,只懇求我燕軍能南下救援襄國,與氐族姚襄,趙國石祗所部共擊冉閔大軍,以存石氏社稷。言辭卑謙恭敬可不似之前石虎雄風啊。”
燕王笑了一下,“想我兩國鬥了幾十年,沒想到趙國也有今天。眾位將士議一議,我燕軍當救不救。”
“啟稟王兄,當救。”在一列的慕容霸陡然一聲說道。
慕容評只冷冷道:“前鋒將軍,大王還未向你提問,汝倒是回答的好快。”
“唉,評叔。”燕王示意慕容評不要說話。“慕容霸乃我軍的前鋒大將,此次南下一馬爭先,力不可擋。”隨即拍了拍慕容霸的肩膀問道,“兄長悉聽高見。”
“大王,自古唇亡齒寒,襄國失陷,魏主必攜新勝之威北擊我燕軍,於我軍有大不利。”
慕容評只鼻子一哼,道:“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燕國正好漁翁得利。”
“然魏國勢大,趙國恐不能久持,若襄國一旦陷落,攜新勝之威,我軍難擋。”慕容霸只道。
慕容評只吼道:“我大燕將帥同心,冉閔小兒有何懼。”
“評叔!”慕容恪勸道,“吾自從軍以來,所遇強敵不計其數。這冉閔實乃吾遇到之第一勁敵,若他一旦起勢,恐我燕國將無寧日。所謂:‘一人必死,百夫莫當,萬人必死,橫行天下。’乞活軍乃百戰之師,平梁犢之亂,乞活軍乃是出大力的,趙國高力本就是趙國羯族精銳,實力超群,這樣說來乞活軍戰力當在其之上。”
“慕容恪雖言甚是。”燕王回身安坐,宣道,“傳趙國使者,太尉張舉入帳。”
少傾,只見張舉入帳,跪拜道:“臣張舉,再拜燕王萬歲。”
王座之上,燕王威嚴不可侵犯,只見旁邊慕容評說道:“告訴汝家趙主,我大燕有好生之德欲存趙國,共擊冉閔於襄國城下。”
張舉聞聽感激涕零,顫抖說道:“臣替我主謝過燕王,我趙國君臣定視燕王為我再生父母,立牌位以奉宗廟,日夜供奉,臣再拜謝。”
只在這時帳外軍士來報:“啟稟燕王,魏國使者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