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季氏將伐顓臾(5K6)(第5/5頁)
章節報錯
而夫子作為備受曲阜民眾尊重的民意代表,如果他可以發聲支援三桓,那麼民眾這一關基本就過去了。
但問題是,這件事,夫子基本不可能支援。
雖然早就知道了結果,但宰予還是想聽聽過程,他問道:“夫子對此有什麼意見?”
子路黑著臉說道:“主君派我去問夫子,結果夫子上來就把我劈頭蓋臉一頓罵。”
宰予道:“我當然知道你被痛罵,我問的是怎麼罵的。”
子路一聽,登時毛了:“子我,你什麼意思?你知道我捱罵了不就行了,還得知道是怎麼罵的?你上我這兒過癮來了?”
宰予連連擺手:“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挨的罵,那又怎麼了解夫子到底氣在什麼地方呢?不知道氣在什麼地方,我又怎麼對症下藥呢?”
子路一聽宰予願意幫忙,火氣立馬下去了不少。
他一臉不情願的說道:“夫子說:‘仲由啊!你為什麼不勸阻季孫呢?恐怕我應該責備你吧?
顓臾的國君,是先王委任的東蒙山祭祀人,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是魯國的藩屬國,現在它又沒有犯下什麼過錯,為什麼要討伐它呢?’
我看夫子那麼生氣,於是只能回道:‘季孫要這麼幹,我勸說了,但是不管用。’
夫子說:‘王室的賢大夫周任有句話: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勝任就該辭去。
如果盲人搖晃著要倒下卻不去扶持,顫顫巍巍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麼何必要那個攙扶盲人的人有什麼用呢?
況且你的話簡直謬誤!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裡跑出,占卜用的龜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裡被毀壞,這又是誰的過錯呢?’
我又說:‘如今顓臾城牆堅固而且在魯國的國內,如果現在不奪取,後世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憂慮。’
夫子一聽這話,提起身邊的手杖就要打我,他一邊追還一邊罵我說。
‘君子厭惡那些犯下過錯而偏要找藉口的人!
我聽說擁有邦國封邑的諸侯和擁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們不擔憂東西少而擔憂分配不均勻,不擔憂貧困而擔憂不安定。
若是財富分配公平,便無所謂貧窮。
境內百姓和睦團結,便不會覺得人少。
境內城邑平安無事,國家便不會傾危。
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再修仁義禮樂的政教來招待他們。
他們來了,就使他們安居樂業。
如今你輔佐季氏,遠方的人不來歸服,卻不想辦法使他們來歸順,反而想要用強·暴的方法討伐無罪之國。
國家四分五裂,陽關尚未收復,便又想著討伐別處。
不能保持國家的穩定,反而又策劃在境內興起干戈。
我恐怕季氏的憂慮,不在顓臾,而是在魯國內部啊!’”
子路越說越生氣,末了還擼起自己的袖子,指著自己手臂上的傷痕說。
“看看,都看看!夫子這給我打的,我都快四十的人了,你們說這合適嗎?”
------題外話------
月票無罪,相遇太美
——節選自《宰予日記》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