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季氏將伐顓臾(5K6)(第1/5頁)
章節報錯
夜晚,菟裘府衙。
酒宴正酣,范蠡喝得小臉紅彤彤,而隨著趙毋恤到來的趙氏家臣虎會也是暢飲盡興。
虎會高舉酒爵敬向范蠡,他感嘆道:“沒想到您竟然是範氏的後人,範氏的族人與趙氏的家臣可以在同一場宴會中舉杯高歌,在晉國只怕是見不到這樣的情形啊!”
范蠡也笑著回道:“我與晉國範氏雖是同源,但親緣早已疏遠,就算要論起來,我出身楚地,至多也只能算是楚國範氏的族人。
如果晉國範氏真的願意承認我的支脈身份,我又何必跑到邊遠的越國入仕為官呢?
只是不知道虎子您出身於晉國趙氏的哪一支小宗呢,我印象之中趙氏的小宗似乎並沒有以虎為氏的吧?”
虎會聽到這話,只是樂呵呵的應道。
“其實我並非趙氏族人,範子出身寒微,我又何嘗不是呢?
我的先祖本是普通國人,後來在先君趙宣子在位時,因為仰慕宣子仁厚愛民,所以便前來投奔了他。
從那時起,我虎氏一族便世代為趙氏家臣,仔細算算,到今天為止,已歷九代,有一百多年的時間了。”
范蠡聞言,不由感嘆道:“一百多年,那時間已經很久了啊!我的先祖離開晉國前往楚國,大約也是在那個時候啊!
只不過我的先祖時運不濟,而我又沒有才能,使得整個家族直到今日都沒有顯貴起來。
即便來到教化不行的越地,也只是堪堪做了一個小臣,做些外出採買的事務罷了。”
宰予聽到了,心中頓時升起了挖牆腳的心思。
“少伯何必在此哀嘆呀?你做小臣,這哪裡是你的過錯,這是越子的過錯啊!”
范蠡聞言笑了笑:“宰子何意?”
子貢對宰予的心思一清二楚,知道有的事他當著冉求等人的面不好開口。
因為宰予想要招攬范蠡,給的職位低了,范蠡多半不願意做。
而給的職位如果高了,冉求等人身為宰予的家臣與同窗,會怎麼看這位無功受祿的外來戶也不好說。
於是子貢便試探性的幫著宰予問了一句。
“以少伯之聰慧,難道還不明白嗎?如若不棄,子我願以宰氏家宰之位相迎啊!”
范蠡正在喝酒,聽到這話,頓時被嗆得連連咳嗽。
他略一思索,便合袖笑著向子貢行禮道:“端木子真是高看我了,我何德何能受宰子如此禮遇呀?
再說了,我觀菟裘邑中屋舍儼然、甲士行軍有序、百姓安居樂業、商旅來往不絕。
由此可見,宰氏之中,能人異士眾多,又哪裡有用得著蠡的地方呢?”
范蠡的話說的輕飄飄的,但婉拒的意味已經很清晰了。
宰予也知道,對於范蠡這樣才華橫溢的年輕人來說,還是抱有出將入相的夢想啊!
不過想想也是,如果是他宰予,他也不甘心替人家做家臣。
越國可不像是諸夏地帶的國家,那裡缺少文化人,再加上還面對著北方吳國的威脅,越王為了對抗闔閭廣招賢士。
以范蠡的才能,熬出頭是早晚的事。
再說了,范蠡雖然嘴上自謙,說自己只是個越國的小臣。
但就宰予瞭解到的情況來看,范蠡承擔的任務可不單單是做做生意這麼簡單。
根據吳越商旅反饋回來的情報來看,越王允常自從繼位以來,主抓的只有兩件事。
一個是整合百越各氏族,集中力量對抗吳國。
第二,便是借鑑了吳國成功的改革經驗,向諸夏各國派出了大量人手,學習諸夏的各種先進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