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予的‘小買賣’(4K2)(第1/3頁)
章節報錯
魯侯聽完了宰予的回覆,不免連連笑著點頭。
“宰子能為國家分憂,寡人又有什麼理由去拒絕您呢?只是現今曲阜城中的局勢仍未平定,還請您繼續努力,待到國都安定後,如果您到時仍有餘力,寡人自當委派您前去征討陽虎的殘黨。”
宰予得到了魯侯的保證,也沒有理由去拒絕他的請求。
他拱手行禮道:“下臣豈敢不恭敬的執行您的命令呢?”
宰予話音剛落,便看見一輛戰車從城內奔騰而來。
車上的甲士一副火燒眉毛急不可耐的模樣,他跳下戰車向著魯侯回報道。
“君上,大司馬叔孫州仇遭到亂黨挾持,下軍擔心強攻可能危及大司馬的性命,所以請求與賊將叔孫輒談判。但叔孫輒不肯信任孟氏與叔孫氏,要求必須與菟裘大夫盟誓才肯放人。”
“這……”
魯侯聽到這個訊息,不由望向宰予:“宰子,您看這……”
宰予也沒想到叔孫輒居然這麼能頂,如今陽虎敗亡,他的黨羽們不是早早出逃,就是死於刀兵之下。
而一向被季寤等人瞧不起的叔孫輒,竟然成了逆黨之中堅持時間最久的一個。
不過叔孫州仇也是倒了血黴,小夥子前年才剛繼承了叔孫氏的家業,連老婆都沒娶呢。
本來他去年打算與齊國的高氏訂立婚約,娶高張的嫡女為妻,結果齊魯兩國開戰,老丈人高張直接被俘,他的婚事自然也就因此耽擱了。
老婆沒娶成也便罷了,現在自己又被兄弟劫持,弄不好沒有留下子嗣就要去世。
他這一死,對他個人來說倒還在其次,對叔孫氏來說,弄不好就會變成致命打擊。
當初叔孫氏因為繼承的問題,引發豎牛之亂,使得季孫意如趁虛而入,推動‘廢中軍’,最終導致叔孫氏在魯國勢力大減的故事還歷歷在目。
要是這次再因為叔孫州仇死於非命,而引起族內動盪,那原本在三桓中穩坐第二把交椅的叔孫氏,弄不好就得排到孟氏的後面,成為新的吊車尾。
怪不得來稟告的人這麼著急上火呢。
宰予權衡了一下他與叔孫氏之間的關係,又琢磨了一番三桓之間的強弱對比,最終得出結論。
在他還沒有發育好之前,還是讓三桓維持勢均力敵的態勢比較好。
這一次叛亂,季氏的威望必然受損,孟氏則是最大的受益方,如果叔孫氏這時候走向衰落,那就會讓孟氏在下軍做大,進而蠶食季氏的上軍。
到時候,他作為國內較為強勢的大夫,難免要選擇在孟氏和季氏之間站隊。
這可不是宰予希望看到的情況。
孟氏和季氏,他哪一邊都不想站,而讓他站公室,魯侯的份量又實在不夠。
所以這時候,反倒不如保下叔孫氏,繼續維持國內穩定的三角關係。
不管怎麼說,這好歹也算是樸素版的三權分立,只留下孟氏和季氏,容易激化國內矛盾,宰予可沒工夫陪他們打內戰。
想到這裡,宰予俯身回道:“既然如此,下臣自當為國家解憂。”
……
就在宰予動身前往叔孫氏府上,申棖、子路、子貢等人清剿叛逆殘黨之時。
一直沒有在平叛過程中露面的高柴,正待在學社的後廳的宅院裡。
雖然高柴先前屢屢向宰予請戰,不過宰予考慮到高柴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再聯絡到他那‘非人’的力量與‘偉岸’的身板,讓他加入戰鬥實在是影響戰局的平衡。
於是,宰予只能寬慰高柴道:“現在還不是我軍出動高達的時候。子羔,我另外交給你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吧。”
雖然宰予一再向高柴強調,‘高達’的意思指的是:德行之美,謂之高。學識之廣,謂之達。
不過以高柴對宰予的瞭解,這基本可以斷定為扯淡,‘高達’多半不是什麼好詞。
如果換做平時,高柴高低得卸宰予一條腿,不過考慮到他馬上就得去公宮戰鬥。
於是,高柴結合著自己對於禮法的理解,給宰予判了個緩刑,準備等他打完了仗再進行報復。
而宰予分派給高柴的任務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在曲阜發生動亂的時候,負責保衛齊國上卿高張的安全。
高張自從在大野澤之戰被俘虜後,一直被關押在夫子家裡,也即是學社之中。
關押在夫子這裡,是因為夫子當年追隨先君昭公流亡齊國時,曾經在高張的門下做過食客。
後來夫子之所以能得到面見齊侯的機會,也是由於高張的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