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的馬車一路駛過菟裘的郊外。

從馬車抵達菟裘境內時,宰予的屁股就沒有坐下過。

從駛出周道開始,道路上來往的行人明顯多了起來。

其中有挑著篾筐運送石涅的礦工,也有扛著扁擔來回運送柴草的樵夫,還有趕著馬車載著貨物前往菟裘販售的商旅。

不遠處剛剛被整備平坦的土地上,幾十個精壯的漢子正在申棖的帶領下操練著手中的兵器。

夏季已經到來,溫度逐漸升高,此時正是為來年耕種準備肥料的好時節。

道路邊的大坑旁,一群農人正在按照菟裘新頒佈的漚肥法令,製作新式肥料。

只見他們先是用破碎的陶片將大坑的四壁密封壓實,再往坑底鋪上一層雜草,倒上糞水,伴上前段時間疏浚溝渠得到的肥沃黑泥,再鋪上魚骨等食物殘渣,撒上從杞國進口來的磷礦粉。

最後再封上蓋板,留出一個小口子用來揮發漚肥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果不留這個口子的話,萬一沼氣太多,回頭哪天遇見明火,崩死幾個人可不是鬧著玩的。

就算沒崩死人,炸人一身‘蝦仁’也著實噁心。

像是這樣的漚肥基坑,菟裘境內準備了數十個之多,儲存的肥料足夠明年菟裘全年使用。

提高菟裘農業產量的大計正在穩步推進中,有了肥料,下一步就該考慮改進灌溉方式。

雖然菟裘境內有聯通淄水的溝渠,但目前菟裘的水道網路也沒有密集到處處分佈。

所以通常情況下,還是得動用人力去溝渠中打水,再依次灌溉。

而現如今,菟裘附近的平原基本都已經被開墾完畢,接下來就得開墾地勢陡峭地帶的土地了。

耕種這些地帶所耗費的精力與時間,遠不是耕種平原能夠比擬的。

如果菟裘是個人口眾多的大邑,多耗費點人力也便罷了。

但宰予的目標可是打造出一隻屬於菟裘的精銳之師,而真正的精銳之師,必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訓練。

為了解決不讓農事耗費太多人力的問題,必須要加快研發水轉翻車和高轉筒車的腳步。

一架水轉翻車,可以晝夜不停的灌溉農田數百畝。

而高轉筒車,則可以解決向陡峭地帶運送水源的問題。

正當宰予盤算著該如何讓周禮再次偉大時,子貢忽然開口問道。

“子我。”

“怎麼?”

“你有沒有覺得最近這段時間,菟裘的人口變多了?”

“變多了?”

宰予一眼掃過桑田,不看還好,這一看,還真讓他發現了不少一點印象沒有的生臉。

他又向菟裘城外的空地望去,那裡不知何時竟然搭起了成群的簡易草棚。

“有郊野之民來投奔了?我明明記得去曲阜之前還沒有這些東西啊!”

宰予見到此情此景,忍不住感嘆:“施行了一年多的分田政,終於見到成效了。”

宰予上任伊始,便制定了公田分配政策。

凡是菟裘失地之民,又或是願意投奔菟裘之民,每人配給十五畝公田,免去一年的賦稅。

一年後,配給公田的稅賦與私田收取的稅賦相同。

而二者唯一的區別在於,公田的所有權依舊屬於菟裘邑,所以禁止私下買賣。

民眾只擁有公田的耕種權,而無擁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