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夷狄而華夏(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過如果他們自己開墾出新的田地,只要在菟裘府衙登記造冊,依然對他們的私有土地予以承認,新開墾的土地免去前三年賦稅。
這一項政策有三個意圖。
第一,是為了均衡菟裘本地百姓的貧富差距。
第二,是為了吸引其他城邑的失地之民前來投奔。
第三,則是衝著山野中的那幫成分不明的傢伙來的。
上古時期與後世的社會環境大有不同。
武王伐紂之後,大肆分封各方諸侯,但這些諸侯卻並不像是後世的那些郡王過得那麼舒服。
周天子冊封諸侯,說好聽點是封給你一個國家,但實際上就是給個定居點,即一座城邑。
魯國開國時,手裡只有一座曲阜。
齊國開國時,手裡只有一座營丘。
至於後來為什麼兩國變得這麼大,那自然是自己一拳一拳打出來的。
不過即便是一拳一拳打出來的天下,兩國國君的實際控制範圍也僅僅侷限於城邑附近。
至於遠一點的山野裡,雖然名義上是兩國的土地,但實際上,他們的手根本伸不到那麼長。
周天子喜歡嘴炮開疆,他手下的諸侯們自然也有樣學樣。
就比如宰予這個菟裘大夫,說的好聽點是授予菟裘附近一帶的土地。
實際上宰予剛來菟裘時,他能管得到的,也就是菟裘邑而已。
至於附近山野裡躲躲藏藏的那些分不清是難民還是東夷的小部族,壓根不聽他菟裘大夫的話。
這幫人成天躲在山裡種田打獵,糧食夠吃的時候,大家相處的倒也還算融洽。
糧食不夠吃的時候,就下山搶糧。
如果人數再聚集的多一點,他甚至敢攻打菟裘縣城。
為了對付這幫人,宰予自然得軟硬兼施。
一方面,推行政策,告訴他們只要來投誠,你們開闢的土地自然還是你們的,而且我宰予還可以為你們提供保護。
另一方面,但凡有敢下山賊殺菟裘百姓的,一律斬立決。
一開始,山裡的這幫蠻夷們顯然把宰予的話當成了放屁。
這幫人估計是覺得,從前魯侯也沒能把我們怎麼樣,你個菟裘大夫在這裡裝什麼蒜呢?
他們一直我行我素,宰予因為他們一直沒做什麼出格的事情,所以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直到今年春末,這幫人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下山搶糧行動,連續襲擊了幾支前往菟裘的運糧商隊。
這下可算是一刀紮在宰予的大動脈上了。
因為在宰予看來,這幫人要是搶點糧食也就算了。
反正菟裘的倉廩裡糧食多,為了那麼點東西和他們動武實在不值當。
菟裘的甲士可都金貴著呢,用他們打山中野人,等於導彈打蚊子。
萬一死上幾個甲士,宰予可就賠大發了。
這麼幹,投資和回報實在不成正比。
但你居然敢襲擊商隊,破壞良好的營商環境,威脅商路安全。
你們知不知道‘自由貿易’四個字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