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3頁)
章節報錯
菟裘城中心的高臺外,黑壓壓的圍了一堆人。
這裡站滿了菟裘城中的民眾,他們望著正在忙碌搬運簡牘和糧食的甲士,眼神中流露出好奇的目光。
“這是在幹什麼?”
“難道是要開倉放糧?”
“可今年也沒遭災呀,為什麼要放糧呢?”
“也許是新大夫上任,所以先發些糧食出來,讓我們好安心幹活?”
“還有這好事?”
“可那些簡牘又是幹什麼用的呢?”
“那就不清楚了。”
宰予聽著臺下民眾的熱議聲,又瞥眼身邊三位大族肉疼表情,忽然笑著衝眾人拱手道。
“今日召集大家前來,別無他事。我聽聞自古以來,但凡大事,都需要與民眾舉行盟誓。
昔日夏後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武王有孟津之會,三者大事皆成。
雖然出任菟裘大夫,不可與夏後立國、商湯滅桀、武王伐紂這般偉業相提並論。
但我宰予自認德行淺薄、才能低下,因此執政理民,不敢不慎重考量。
我在曲阜時,久聞菟裘百姓好禮沐化、仁風盛行。
但百聞畢竟不如一見,我今日將將到任,菟裘大族桑氏、俞氏、楊氏便主動獻上債券、貸書,要求將其當眾焚燬,以示鄉賢愛民之心。
此等仁風,就算是在曲阜,也是少有人能做到啊!”
宰予說完,微笑著望向身旁三族族長:“三位真是好仁知義,身上還殘存有上古仁人的遺風啊!”
三位族長勉強從臉上擠出一絲笑容。
“主君哪裡的話,您愛護百姓,體恤萬民。有您在前為表率,我們自然也應該有所表示。”
此話一出,高臺之下一片譁然。
“桑氏、俞氏、楊氏居然自願焚燬債券?”
“這……我去年還借了他們二十石糧食呢,等到秋天就得還二十五石,這麼說來,不用還了?”
“昊天開眼了!”
“什麼叫昊天開眼,這明明是大夫的恩澤!”
宰予聽到,連連擺手道:“這怎麼能說是我的恩德?焚燬債券乃是幾位族長自發自願,這是他們的恩德才對啊!
《詩》中說: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也。
和易近人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
菟裘每逢天災,列位族長便向民眾借貸,使得百姓在春天能安然耕種,夏天能夠有餘力耕耘,從而滿足了國家需要,這都是幾位族長的功績啊!
各位族長為菟裘作出瞭如此貢獻,現在又主動要免去你們的債務,我只不過是竊取了三位族長的名聲,怎麼敢將他人的功勞據為己有呢?”
宰予話到這裡,三位族長蒼白的臉色終於好看了些。
原本他們以為燒了債券是純粹的損失,但現在看來,最起碼還賺了點好名聲回來,最起碼也算有點收穫吧。
宰予接著說道:“列位族長作出如此貢獻,如果我不能有所獎賞的話,怎麼能叫做賞罰分明呢?”
語罷,宰予大喊一聲:“把我之前準備好的牌匾端上來!”
一聲令下,人群中立刻走出幾個端著牌匾的甲士。
牌匾上用丹漆用大篆書寫著四個蒼勁有力的——仁義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