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孔子分謗(第1/2頁)
章節報錯
“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
子貢唸叨著這句話,他皺眉想了一會兒,說道:“你這句話為什麼不能說?這不是挺有道理的嗎?
時運不濟的時候,就悄悄隱藏起來,保護好自己。等到風雲變幻,再果斷出擊。
這句話很好啊!為什麼不能說呢?”
宰予愁眉苦臉道:“道理是對的,如果一個人想要安身立命、富貴太平,那麼按照這句話去做當然沒錯。可這樣的聰明人,又怎麼能和愚笨的甯武子相提並論呢?”
宰予心中五味雜陳。
夫子之所以提出甯武子,是因為他期盼宰予,能夠不論世道如何變幻,始終守護住一顆質樸純淨的赤子之心。
而和光同塵,與時舒捲這段話,卻是《晉書》裡用來評價司馬懿的。
夫子覺得宰予有機會成為一名真正的君子。
而他如果拿評價司馬懿的話去回應夫子的話……
宰予心裡一陣嘆氣:“我要真的說了,那我也太不是個東西了。夫子待我以君子,我自當以君子報之。我、我怎麼能教夫子去做小人呢?”
子貢和宰予做了好幾年的同學,還從未看見過他糾結成這樣。
但他也知道,別看宰予平時說話沒溜兒,但實際上卻是個極其執拗的人,這一點與夫子是一模一樣的。
只不過,夫子執拗的是‘仁’。
而宰予無論做什麼事,都是以追求結果為目的。
所以既然勸不動,子貢乾脆也就不勸了。
男人嘛,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等過幾天宰予把這事兒忘了,自然也就好了。
他扯著宰予的胳膊說道:“別想那麼多了,咱們先回家吃飯,今晚酒水管夠。”
————————
夕陽下,孔子凝視著宰予和子貢離去的方向,嘴角突然浮現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笑容。
也不知是欣慰,還是讚賞,抑或是還包含了其他莫名的情緒。
大部分弟子待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一聲,他們大多以為夫子剛才是在批評宰予。
唯獨子路心直口快,直接將自己的疑問脫口而出。
“夫子,您之前不是說過,您不會批評子我嗎?”
孔子搖頭道:“我並沒有批評阿予。”
子路疑惑道:“您舉甯武子的例子,難道不是在批評子我缺少甯武子‘愚笨’的精神嗎?”
孔子道:“我的確讚賞甯武子的愚,但我同樣欣賞阿予的智慧。
就拿今天來說吧,如果換做是你們,有幾個人可以擔保自己能說動孟孫何忌?”
子路想了想:“除了子我以外,估計也就子貢能嘗試一下了。不過嘗試歸嘗試,他也未必能夠成功。”
孔子點頭道:“有智慧是阿予的優點,但同時也是他的缺點。
聰明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聰明過了頭,反而會為自己帶來災禍。
阿予現在的年紀還輕,而年輕人總會喜歡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尋求捷徑,這是人的天性,所以我不會去批駁他的行為。
但也正因為阿予年輕,所以他尚且不能明確的分辨是非善惡,因此他所發現的捷徑,與此同時也有可能是歧路。
如果今天阿予不能求得孟孫何忌的幫助,你猜他會不會去另尋他人呢?”
子路想了想,俯身回道:“子我很看重同學之間的情誼,就算孟孫不來,他也一定會另尋他法的。”
孔子問道:“那你覺得,到時候,他會尋求誰的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