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2頁)
章節報錯
宰予腦子發懵。
夫、夫子真的被我說服了?
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頓時湧上心頭。
舌燦蓮花破強虜,開口可退百萬兵。
他蘇秦可以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身系六國相印,今天我宰予辯口利辭說動夫子出仕也不成問題!
先單走一個伯夷叔齊。
宰予心中美滋滋的,他已經開始暢想夫子出仕後的美好未來了。
夫子說的對啊!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習之後能有機會運用學習的成果,這難道不是很快樂嗎?
作為一名實用主義者,往日的學習成果終於得以運用,這讓宰予感到很滿足。
在一片飄飄然之中,子貢將宰予從同學們的吹捧聲里拉回了現實。
他提溜著宰予的衣領,將他拽到一處無人的牆角,便立刻開始逼問他。
“子我!你說實話,這一切是不是你計劃好的?拿瞎話來蒙夫子,難道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宰予矢口否認道:“我什麼時候矇騙過夫子?我說的都是實話啊!至於夫子出仕與否,還是需要他老人家自己做決定啊!”
“你把話都說到那個份上了?夫子怎麼可能繼續拒絕?讓夫子去幫陽虎做事,可真有你的!”
“子貢,你怎麼能這麼說呢?”
宰予將兩隻手搭在子貢的肩膀上,認真的望著他說道:“夫子難道是去擔任陽虎家的小宗伯嗎?他老人家明明是去擔任魯國的小宗伯啊!
既然是為國家效力,那麼接受什麼人的徵召,又有什麼區別呢?
難道三桓的族長季孫斯、孟孫何忌、叔孫州仇,他們三人的德行就配得上徵召夫子了嗎?
況且三桓如果真的欽佩夫子的德行與才能,夫子又何必等到陽虎出手時,才能受到徵召呢?”
子貢被宰予的一連串反問說的無言以對。
其實子貢心裡也知道,夫子之所以一直無法被起用,就是三桓從中作梗。
夫子倡導禮法,除了愛惜百姓之外,還主張維護以國君為代表的公室尊嚴。
而這樣的主張直接與三桓家族的利益產生了衝突,因為魯國國政早已被三桓家族所把持。
現在的魯君名義上是國君,但實際上就是個空架子。
魯國的上下兩軍,共計兩萬五千名精銳甲士。其中上軍被季氏家族捏在手中,下軍則由叔孫氏和孟氏聯手把持。
除此之外,三桓還各自豢養私兵,實力極為強大。
十幾年前,魯昭公想要夷滅季氏,削弱三桓的實力,結果反被三桓聯手趕出魯國,最終客死他鄉。
當昭公的屍體被運回魯國後,當時的季氏族長季孫意如還記恨著從前魯昭公和他的仇怨。
因此他幾次三番阻撓昭公下葬,甚至還準備在昭公的墓地和魯國曆代先君的陵墓之間挖一條溝,將他們分隔開,不讓昭公享用後人的祭祀。
只是後來因為魯國大夫榮駕鶴苦苦相諫,季孫意如才放棄了原來的想法。
三桓在魯國犯上作亂、目無君威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