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二人說話間,知夏本回來了一次,在門口聽了兩句卻又返回去了。這會再回來,手上多了個木匣子。

“我方才就覺得大小姐太大方了,他們用不用得上我不知道,但你們是要用的。你看留這些夠不夠?”

知夏把匣子開啟,亮給李茂看,裡面整齊擺著好幾塊仔細鋸好,甚至還打磨平整了的雷擊木。

李茂笑道:“知夏姑娘做事周全,只是這匣子小了些,若能有個大一些的,或許就夠了。”

知夏道:“我沒想你說的那些,只是雷擊木既然可以辟邪,就想給大小姐和你們都留一塊,昨天那雷太邪了。”

說到此處,李茂倒還有些沒問完的話,便轉而對溫故言道:“大小姐,之前說的…”

溫故知道他要問什麼,立時緊張起來,連忙止住他的話:“此事容後再說,我信重的只有你們幾個,養好身子,我們後面還要去連州,有的是事情需要你們來應付。”

李茂明白了溫故不願此時談及,便也沒再追問:“那城防的事情,不知大小姐怎樣安排了?”

溫故鬆了口氣:“楚陽關親率定宜軍在向潼城來,所以許多事比原本預計的都要提前一些,城防的事周都統先頂上了。”

定宜軍的動作讓李茂也跟著緊張起來,溫故便把這一日的大致情況同他一一講了。

定宜軍此行浩浩蕩蕩數千兵馬,若說是來閒談的,誰也不信。

況且在溫故知曉的情況中,唐明逸已死,楚陽關斷不可能見容於南楚朝堂。

這訊息原本她想瞞一陣,等到唐顯遙對楚陽關有個處置,許多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可現在境況又不同,楚陽關的反常之舉必定是有原因的,或者此番行動早已定下,或者是他與唐明逸之間有什麼隱秘的訊息渠道,甚至如今他已經知曉實情了。

但無論如何,後面都只有兩條路等著他。

一條是直接繞過潼城,北上虞國。但北虞多支兵馬與定宜軍許多年來互有攻守,他若投靠北虞,未必能夠見容於北虞朝堂,處境不會比之前在南楚要好。

就算不考慮這些,一旦楚陽關降虞,那麼彼時的潼城,北有梁州,南有定宜,便又成了當年的梁州。

甚至楚陽關很可能會先拿下潼城,作為降禮奉上。

若不是如此,楚陽關也可能走另一條路。

他手握數萬兵馬,又盤踞一郡之地,甚至可以由定宜出兵,先攻潼城,再取梁州,從此與北虞南楚分庭抗禮。

南楚北虞原本因為東邊的戰事,怕在梁州有過多的拉扯,不會輕易對此地有所動作。

但楚陽關若是不考慮南楚境況,執意出兵,梁州必定抵擋不住。

無論如何想來,潼城都避免不了一場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