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昨日米價的異常,今日一早剛開市,潼城的許多百姓便都彙集在各個米糧店鋪前,分別拿著大小口袋,準備再購進些糧食。

然而米糧價格卻直接跌回了原來的水平,還未等謠言起來,鄭統便私下裡令家中僕從,將昨日孫府的所作所為散播出去。同時也不忘帶出一些有關太守姑母出力擒賊,穩定糧價的隻言片語。

與此同時,自己當然也悄悄吞下了一些孫家尚且乾淨,卻在明面上沒有太多瓜葛的產業。

鄭統甚至還想低價放些糧,但一想到自己沒有米糧店鋪,若想賣糧,也得叫人推著般載車到坊巷當中去,便就算了。

而潼城當中,此番事情才到晌午就引來了街頭巷尾好一陣閒談,孫老爺一夜之間成了楊萬堂之後又一位大奸大惡的無恥之徒。

不過,擔此名號他倒也不冤就是了。

而太守姑母二救潼城,也成了最為百姓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聊得多了,說什麼的都有。

潼城地處偏遠,又臨近北虞,遍佈大楚的陵光君廟在此地香火併不算旺盛,對於太守姑母究竟是陵光君派來的還是另一路神仙,茶寮酒肆當中都有人在爭執不休。

“我朝火德之紀,陵光君當年昭彰神力,也是在連州上陽山上燃起通天大火,將杜逆所部困於山中,這才有後來世祖皇帝討逆伐賊的後話。太守姑母無論誅楊賊還是誅孫賊,都並未有如此神蹟。怎會是與陵光君一路。”

一處酒肆當中,幾名酒至半酣的人正互相爭執。

“此言差矣,無論孫賊楊賊,哪一個能與那杜逆相提並論?若收拾此等人物還需藉由其他,不是頗為小題大做了?”

“那你這便是無憑無據,胡亂言語。”

“怎的是胡亂言語?楊賊在潼城多少年,連陵光君都奈何不了,卻被太守姑母收拾了?再說,劉著劉太守當年何許人各位又不是不知道,怎麼太守姑母一來,便立時轉了品性?”

原本是二人爭執的最為熱烈,可言及此處,便又有一人站了出來。

“此言差矣,非是陵光君不管,只是潼城香火不旺,箇中詳情自然到不了陵光君那裡。不知道,還怎麼管?”

“強詞奪理!真若你說,陵光君會貪你這一份香火?”

又有一人站出來道:“各位莫爭這些,據我所知,昨日太守姑母的居所,臨近夜裡忽然燃起了大火…”

其中一人迎合道:“那場火我也看見了,足丈高,卻只是往高處燃,可沒多久便滅了。竟是太守姑母府中嗎?”

“這位兄臺可知道,為何這火只往高處燃?”

在場眾人見他說得胸有成竹,明顯是知道內情的,便都圍了過來。

那人得意道:“昨日那一聲雷想必各位是聽見了吧?”

眾人分別點頭,那人又繼續道:“便是這一聲雷引出來的大火。你說巧是不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