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小節(第1/2頁)
章節報錯
潼城一日匆匆而過,溫故尋個空與鄭統等人糾纏一番,前提一切李茂都已經佈置妥當,她只需將上次的謀劃重新實施一遍即可。
中間又安排李茂周通等人分別佈置,各自盡心,自不用說。連情緒最為牴觸的劉著那邊也都妥帖。
李尋跟著劉著到了府衙上任,原本眾人還在議論紛紛,等見了李尋容貌之後,各自恍然大悟,紛紛說太守姑母慧眼識珠。
李尋如今得了太守姑母的青眼,更是有劉著的庇護。算得上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一個二個便都上來與他攀談交往。
劉著是見識過的,也就沒有多加干涉阻攔,果然不出一日,李尋周身便再無人主動靠近了。
挺好的一個郎君,可惜長了一張惡嘴。
現下里,太守姑母將千礱縣的“遊方先生”李尋強搶入府的訊息,已經成了潼城街頭巷尾當中口口相傳的逸事。
溫故本來是不在乎所謂“聲名”的,她自小跟著父親,也常在軍中,對這些約束感受不深,雖然懂得世情如此,但心中也沒過分顧忌。
如今她的籌謀行事,不止關乎自己生死,更是關乎六千梁州軍的存亡,相較之下,孰輕孰重自然分曉。
不過李茂倒是替她多想了幾分。
溫故原本覺得,“棒打鴛鴦”也好,仗勢欺人也罷,一個女子,強搶年輕男子入府,在百姓口中她該是惡名昭彰了。
卻不想傳出來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正是哪家英雄無顏色,何處名士不風流啊!”
潼城最大的酒樓登雲樓中,一群人正在高談闊論。
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男子一席話引得滿場喝彩,正斟了酒,遍敬當場之人。
“一個女子,敢有如此膽識氣魄,這一杯就敬那不失居中的巾幗豪傑!”另一人寬眉男子應道。
卻有一人語氣裡頗有幾分玩味,道:“諸位都是讀書人,該明辨是非才是,不論其他,單就強搶這一條,不稱惡徒也就罷了,怎麼堪稱豪傑二字?”
現下場面當中,眾人皆是敬仰神色溢美言辭,此人所言卻是有些煞風景,但也不無幾分道理。
只聽那高談闊論的男子回道:“據我所知,那李尋也好,金綰也罷,都是有幾分本領的。只是那李尋嘴上刻薄,金綰脾氣又狂躁,這二人都是不好請的,交涉之中有些爭執讓不知內情的旁人看去,才有這些傳聞,我等遇事當澄思寂慮,怎麼又能把傳言當真呢?”
一言說罷,眾人想著李尋這一日間從府衙裡鬧出的種種傳聞,便又是一番恍然大悟。
更何況,各自心裡都想著,自己當然是聰穎之人,遇事定要冷靜思索,不能隨波逐流,便就更不能把傳聞當真了。於是就各自應聲,重複飲起酒來。
可那煞風景的男子卻還不依不饒,更進一步道:“雖是如此,但太守姑母畢竟身為女子,總該恪守本分,如此行事著實不妥!”
高談闊論的男子正得意飲酒,聽他又一問,明顯有幾分不悅,乾脆放下酒杯,道:“我等讀書之人,應循之本分應當是安邦治國,且不說安平廣陽兩郡,就說眼下,潼城幾經危難,百姓險受其苦。我空有一身抱負,卻沒有絲毫作為!在下這些時日裡,每每念及此處,都覺得羞愧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