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落子若悔(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尋的房中擺滿了大小不一的各樣石雕,幸好天色未暗,看上去沒那麼滲人。
李尋面上沒有傷痕,也不知道周通是怎麼嚇唬的他,雖說看著還是不怎麼情願,倒也不陰陽怪氣了,有一句答一句。
眾人談了好一陣,溫故卻是越談越失望,李尋坦言五行陰陽自己只是略通一二,剛才那什麼血光之災也是他信口胡說的。
溫故又問,他一出門就陰雨是何緣故?李尋卻說他不喜陽光,曬久了會出疹子,陰雨天才舒服一些。
所以不是他一出門就陰雨,而是陰雨天他才出門。
甚至連當年連州來人都不是請他批卦,而是找他做了一副石雕,順便給他批了一卦。
只是他剛在此地住下,有村民見他會這一手石雕手藝,便請他做了許多事,又不想付銀錢。
幾次之後他不願意了,好說歹說都不再做,那幾個村民便開始傳他閒話。
所言之事半真半假,村民們又愛聽這種鄉野傳說,口口相傳之間,又附加上了更多匪夷所思之處。
所以,他身上的種種“異象”,都是有心人有意為之,越傳越兇,才到瞭如此境地。
金綰之前雖也有猜測,此時第一次聽李尋說完,心下生怒,便問他究竟是哪些人。
“你知道了又能怎樣?鄉間閒話而已,你能治他們的罪?倒不如認下了,反正我也不願意見人,如此落個清淨也好。”李尋道。
眾人一想,確實如此,也只能嘆聲人言可畏。
“那你一開始裝成個石雕,是想做什麼?”知夏問道。
李尋卻道:“我看見金碗兒帶著你們上山,我又不想和生人講話,沒有地方躲,只能躲這裡了。”
這李尋的思路異於常人,溫故知夏他們也不見怪了。
話已至此,溫故知道李尋的話裡也還藏著事,例如當年連州人為何遠路迢迢來找他做石雕,又為何會起了興致給他批卦。
但這些恐怕都是李尋自己的秘辛,溫故無意探聽,已經起了回潼城的心思。
文良看出了溫故所想,隨口多問了一句:“依你所言那些都是傳聞而已。那你除了會做這些石雕,還會做什麼?看你樣子,也不像是個石匠。”
這一句卻觸了李尋的怒處:“你們這些貴人也都以貌取人嗎?再說石匠怎麼了?我能雕出這些東西,你能嗎?”
文良也不惱,道了聲自己並無此意。
從剛才進來時,眾人的心思都放在李尋身上,還未及細看這些石雕,話說到此處,溫故便細細來看,大多是人形,倒是覺得手藝精妙。
“你做這些確實精細,可我卻想不出作用,會有人來求嗎?”
李尋仰著脖頸,道:“這些自然沒有,但我別的也能做得。”
說罷,起身從一旁翻找出一顆琉璃棋子來,頗有些驕傲地交予溫故。
這棋子略泛青光,質地溫潤,打磨得也精細。溫故邊把玩,邊問道:“你會下棋?”
這話似又觸到了李尋的怒處:“就你們這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之人可以對弈?怎的我們這些人,便不行,不配了?”
說話間,就從案下抽出一隻棋盤來。
“來,你跟我對上一局,你未必有我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