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鄭氏的發展(第2/2頁)
章節報錯
年底的時候,陳永華從大陸返回承天府彙報工作,鄭經召集了在承天府的全體復興會會員進行了一次全體會議。
會議由陳永華的彙報開始,承天府是在後方發展會員非常的緩慢,鄭經不希望任何投機者進入這個組織,他希望這個組織一直都能保證純正性。
整個承天府現在的會員都不超過十人,除了原始會員林陛、馮錫範與何斌之外,又吸收了如陳輝、周全斌、楊來嘉、洪磊等人。
這些人都是鄭氏如今的核心人員,哪一個人拉出去都可以是一方諸侯,陳永華看著這些老面孔新面孔沉聲說道:“王上!諸位!種種跡象表明滿清朝廷對藩鎮的不滿已經越來越嚴重。
對藩鎮的打壓也已經不再遮遮掩掩,吳三桂以目疾隱退,奏摺遞到康熙的桉頭,康熙沒有做任何的挽留,便同意了吳三桂的奏摺。
這兩年吳軍的部將多次聯名上書滿清朝廷,都不能恢復吳三桂的統軍位置,雖然說滿清也知道不管朝廷給不給吳三桂這個統兵的權力,吳三桂都牢牢地掌握著這個權力。
除非滿清朝廷大動干戈地移鎮拆分,不然很難撼動吳三桂的地位,很明顯滿清朝廷已經毫不掩飾對藩鎮的厭惡。
依屬下看來,滿清的削藩可能就在這一兩年之內開始進行,滿清朝廷如今也在積蓄實力,等到他們覺得時機成熟之際,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削藩。”
陳永華的彙報很簡要地概括了滿清如今的形勢,鄭經看向手下的海陸兩員大將問道:“公臺!邦憲!海陸兩軍明年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能夠出動多少人馬?”
“海軍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員可以全員出動,海軍是技術兵種,如今三大艦隊已經各自擁有四艘大艦,第三艦隊完全有能力守住滿剌加海峽,不給西夷任何可乘之機。”
“對付滿清海軍其實用處不大,更多的是起到一個運輸作用,海軍的重點防禦方向還是面向西方。
第一艦隊第二分艦隊要有隨時支援滿剌加的準備,同時也要與第三艦隊配合好定期巡航南洋各地,以防西夷從其他地點偷偷登陸南洋島嶼。”
“臣明白!如今看來第二艦隊用來防禦瓊州府,實力已經出現夯餘,這些戰力留在瓊州府白白浪費不如調往北方一部分兵力。 ”
“我們暫時什麼都不要做,一定要靜觀其變,不能讓滿清感覺到我們才是滿清的最大威脅,對於滿清來說,他們越是認為我們不堪一擊,越是對我們有利。
等到滿清與吳三桂打起來,才是我們動手的時刻,現在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軍隊訓練好,隨時都能拉出去,敢打必勝。”
林陛的提議沒有透過,讓陳輝有些失望,這兩年在瓊州閒的肚子上都長出了肥肉,陳輝是個純粹的軍人,對海戰也有著自己的理解,是與林陛一樣難得的海軍人才。
這樣的海戰人才鄭經當然不可能一直放在瓊州閒置,林鳳年事已高,已經不能適應一直頂在前線高強度的戰備巡邏。
過完年各個軍隊的人員都將進行輪調,林鳳與蔡翼也將正式退居二線,進入海軍學堂為海軍學員授課。老海寇可能不會講什麼理論,實戰經驗可是信手拈來。
過完年陳輝述職完成之後,便會前往第三艦隊任職,第二艦隊長官將由第一艦隊副將洪暄升任。
第一艦隊第二分艦隊長官由第二分艦隊原大艦艦長謝鳳山升任,第三艦隊副將由已故老將馬信之子馬維祥擔任。
謝鳳山一直在海軍效力,只是資歷不顯,如今也算升到高階將領的行列。馬維祥是名將之子,本來應該子承父業,在陸軍打拼,偏偏馬維祥痴迷大海,就願意當海軍在大海上迎風破浪。
有道是愛一行幹一行,馬維祥就是其中的典型,是鄭氏二代中比較有能力的將領,升任副將與陳輝搭班子,也算步入了高階將領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