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的軍事學堂學習生涯結束之後,鄭克勤與他的同學們被分到了各個部隊中服役。鄭克勤由於身份特殊,被安排到了楊來嘉的侍衛親軍中服役。

這麼安排就是要讓太子爺與保鏢團隊保持親密關係,別看在軍事學堂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鄭克勤的身份,在侍衛親軍鄭克勤的身份可保密不了。

畢竟侍衛們做的就是保護鄭家人的差事,對鄭家人的相貌肯定非常熟悉,對於太子爺到他們中間當兵,侍衛們當然是歡迎的,

跟未來的華夏皇帝,現在的太子爺一起共過事、扛過槍,只要不是太沒眼力勁兒,就不會混的太差。這也是鄭經有意為兒子鋪路,不管兒子是否有一代英主的天分,都無法改變他儲君的身份。

這就是君主世襲制,除非鄭經給子孫後代開一個壞頭,讓後代的繼承人制度出現混亂,每一次權力轉移都會腥風血雨。

想要順利登上皇位,身邊的班底那是必不可少,這些鄭克勤在軍校的同學,以及在侍衛親軍中的袍澤就是他最初的班底。

等到這些人成長起來,肯定會形成一個以鄭克勤為中心的太子黨,這些人天生就被打上太子一系的烙印,想要改變都非常困難。

如今已經是華夏興武十一年,滿清康熙二十六年。

鄭克勤已經十八歲,雖然還不能單獨挑大樑,但是完全可以跟著文武官員進行學習,為以後順利接班打好基礎。

這一次的談判,鄭經給了餘震瀚一張地圖,在地圖上圈出一塊地方告訴餘震瀚,這個地方原本黃金家族欽察汗國的地盤,現在這裡的統治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

華夏可以幫助滿清擊敗準噶爾,開啟西進的通道,滿清最後的定居地點就是這裡,這裡地勢與滿清的老家差不多,但是氣候卻比滿清溫和了許多,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非常理想的生存之地。

至於滿清將來在這個地方能夠擴張到什麼程度,那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很快餘震瀚與鄭克勤就趕到了潼關,餘震瀚與兩人是老熟人,雙方也沒有什麼隔閡。在屏退了閒雜人等後,陳廷敬與張英再次鄭重地給鄭克勤行禮道:“臣陳廷敬、張英拜見太子殿下!”

“兩位先生免禮!孤是晚輩不敢受兩位先生的大禮。”鄭克勤側身讓了半禮,出言謙遜道。

兩人也不再堅持,雖然說鄭克勤的太子之位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鄭經還沒有正式登基稱帝,太子之位也沒有正式冊封,一些話點到為止就行了。

話題轉入正題之後,陳廷敬正色說道:“滿清皇帝康熙已經同意退出中原,他們想知道華夏打算將他們安置到什麼地方?”

餘震瀚親自將鄭經給他的地圖掛在軍帳的幕牆上,指著地圖說道:“兩位請看!”

小書亭

張英與陳廷敬的目光被吸引到地圖上,之間餘震瀚指著地圖說道:“這裡是北海,蘇武曾經牧羊的地方,如今我華夏大軍已經將盤踞在這裡的羅剎人殲滅,羅剎人的殘部向西退往了他們在漠北一座叫做託木斯克的堡壘。

下一步就是進軍託木斯克,我軍的最終目標就是將羅剎人徹底的趕到烏拉爾山以西,不允許羅剎人再踏入烏拉爾山以東半步。

而滿清西進最大的阻力就是羅剎人和準噶爾人,朝廷可以給予你們包括武器、糧草等物資的援助,同時還會派出教官幫助你們訓練士兵,幫助儘快掌握華夏的武器裝備。

由我軍牽制住羅剎人的一部分力量,你們的西進也會更加容易一些。”

“餘大人!你給我二人透個底,華夏王要將滿清打發到什麼地方?”張英看著餘震瀚指著地圖一通解說,聽得是雲山霧罩,若是他沒有記錯的話,這些地方可都是蠻荒之地,就算打下來也沒有什麼產出,真不知道要這些蠻荒的土地做什麼?

“張先生稍安勿躁,給你們將這些是為了告訴你們,一旦西進將要面臨的形勢,準噶爾人不用某說,你們也很熟悉,這股勢力是瓦剌人的後裔,如今漸漸強大起來,佔據了整個西域。

你們必須要將準噶人徹底擊敗才能打通西進的道路,擊穿準噶爾的阻攔之後,你們最終回來到這裡!”說著餘震瀚用手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張英與陳廷敬久在康熙身邊顧問,對地圖並不陌生,大致換算了一下距離心中震驚不已,華夏方面實在是夠狠,這一杆子就將滿清支到了萬里之外。

滿清只要到了這個地方,再想回到東方可就難了,華夏肯定會在回來的路上設定層層障礙,讓滿清再想回來難如登天。

“餘大人!為何要將滿清發配到這麼遠的地方?若不是某對華夏瞭解,恐怕會認為這是華夏想要在漫長的遷徙途中徹底滅了滿清。

這樣做還不會揹負一個嗜殺殘忍的名聲,畢竟滿清是在遷徙的過程中,被沿途的勢力所滅亡。”

“說句實在話,某也不清楚大王的想法,大王只說了一句,這一片地方是僅次於華夏的最好的土地,滿清現在已經完全成為了農耕民族,那裡的大平原黑土地,足夠養活幾千萬人口。

只要滿清上下勵精圖治,將那裡的蒙古人,以及其他的一些本地百姓整合起來,一定能夠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不過你們要提醒玄燁,到了哪裡一定要強軍備戰,警惕身邊的羅剎人,羅剎人生活在極寒之地,性格堅韌,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若是放鬆警惕,很有可能被羅剎人滅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