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馬寶(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世琮一口氣將他所知道的華夏各種新政講了一遍,馬寶陷入了沉吟,做為一個窮人出身的帶兵將領,馬寶很清楚,鄭氏所推行的政策對普通百姓有多大的吸引力。
只要鄭氏能夠將這些政策不顧天下士紳權貴反對推行下去,鄭氏佔據一地一定能夠將這一地方經營的如鐵桶一般。
“世子在鄭氏這些日子可親自到田間地頭去看一看老百姓的日子,有沒有問一問老百姓是否願意他們現在的生活。”
“何止是願意,簡直就是頂禮膜拜,在承天府大多數百姓都是從大陸各個地方移民過去的百姓,他們在大陸都是快活不下去的百姓,到了承天府,官府不但給他們提供住房、農具、種子、甚至還為百姓提供耕牛耕田。
雖然官府提供的這些幫助都是要收取費用,而且價錢並不低,但是官府給出了一個政策,那就是官府提供擔保,百姓從銀行貸款,購買這些生活必須的物資。”
“老百姓哪裡有錢還銀行的錢,每年除了交稅還能剩下多少銀錢,這利滾利的肯定越還越多。這哪裡是為民,分明是坑害百姓,用不了幾年百姓都被逼的活不下去。”馬寶聽到吳世琮說到貸款,馬上就聯想到了印子錢,這玩意就是破家的玩意。
“恰恰相反,只要移民到承天府的百姓,五年之內都將貸款還完了,鄭氏的官府為百姓考慮的非常周到,種下的水稻、棉花、雜糧都有官府託底收購。
鄭氏銀行提供的貸款也不是馬將軍所想的高利貸,而是一種年利率只有一成的低利率的貸款,而且銀行還給出了將貸款分成五年時間進行
只要勤勞肯幹,一年落下十兩銀子根本不是難事,而且鄭氏的生活物資非常便宜,一般的布匹價格比我大周治下至少便宜好幾成。
在鄭氏治下,百姓家裡已經不再自己織布,有織布的時間,還不如出去做工,農閒時做零工都能將一年的布匹零用錢掙出來。”
馬寶沉吟了片刻後問道:“鄭氏這樣為百姓讓利,如何能夠保證將那麼多的驕兵悍將養活?”
“這個晚輩並不是很清楚,不過鄭氏的商業非常的繁榮,每天都有大量的貨船抵達承天府進行交易,一些只有承天府能夠生產的獨門貨物,商人只能來承天府採購,鄭氏依靠這些獨門秘技,獲得不少的商業訂單。
比如魚肉罐頭這種能夠長期儲存的肉食,有大量的商人進行採購,銷往各處。更別說鄭氏的精鹽、白糖、棉布等非常物美價廉的商品。
想必鄭氏每年在商業上能夠獲得大量的歲入,從鄭氏並不歧視和貶低商人可以看出,商人在鄭氏的地位很高,甚至一些關於商業的會議,官府還會召集商人開會協商,給足了商人的面子。”
“鄭氏如此太高商人的地位,不怕天下全部成為逐利之徒!”
“晚輩與夏姑丈也有此疑問,陳永華只說了一句,‘倉稟足而知榮辱、衣食足而知禮儀’,晚輩便無言以對。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還有什麼資格要求百姓遵循禮法。
馬將軍也是流民出身,應該深知百姓為何會成為流民,這天下的百姓但凡有一口吃的,又怎麼會豁出命去拼一場富貴。”
馬寶也不是什麼迂腐之人,不然也不會先投於李闖,後投於南明,最後又棲身於吳三桂,剃髮易服。然而馬寶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什麼人,在吳三桂麾下的時候,一直都在鼓動吳三桂起兵反叛滿清。
在吳氏勢頹之後,馬寶已經抱定必死之心,不過是誰說起來自己已經算是三姓家奴,若是再次改換門庭,恐為後世恥笑。
因此馬寶態度非常堅決,即使滿清派遣使者以高位勸降,都被馬寶嚴詞拒絕,並且殺掉使者明智。在馬寶的內心中,他投靠吳三桂已經是枉顧了家國大義,更別說現在直接投降滿清,這讓馬寶根本無法接受。
“世子!你這麼大費周章的來見老夫,其目的是什麼?國相又希望老夫做什麼?”
“馬將軍!晚輩來找您是自己的想法,就連父王都不知道,更別說遠在承天府的夏姑丈。既然將軍問起,那晚輩就直說了,晚輩想要與將軍聯手清君側!”
這話一出,嚇得馬寶連忙出聲阻止道:“世子住口,這樣的話豈是人臣可以隨便說的?”
“馬將軍!非是晚輩願意行此險棋,實在是不忍心我大周百萬軍民葬身滿清的屠刀之下,滿清殺人有多狠馬將軍難道不清楚嗎?”
“就算如此,那也用不到如此極端的手段來進行,你可知道‘清君側’這個詞的含義,但凡打出這個旗號的,要麼是為自己的造反找藉口,要麼就是造反失敗身死族滅。
自古以來‘清君側’就是造反的代名詞,世子是想取當今而代之嗎?念在袍澤的情分上,今日之話老夫就當沒有聽見,以後斷不可再說這樣的話。”
吳世琮對馬寶的拒絕並不意外,若是馬寶立刻就答應下來,吳世琮反而不敢相信馬寶說的是否是真的。
面對馬寶的嚴詞拒絕,吳世琮嘆息一聲道:“馬將軍!晚輩理解你的顧慮,若是馬將軍親自去一趟承天府,就會理解晚輩為什麼這麼著急了。
面對滿清,我大周已經毫無勝算,總得為這些跟著我等出生入死的弟兄們謀一條生路。”
“那鄭氏真的那麼強嗎?”
“只比晚輩說的更強,因為晚輩看到的只是一些皮毛,一些掛著保密重地的地方,晚輩這樣的外人是根本無法進入的,這些地方才能真正的體現鄭氏的實力。”
“既然這麼強大,那鄭氏為何沒有全面鋪開,全取天下?”
“關於這一點,夏姑丈也問過陳復莆,陳復莆的回答讓晚輩心驚膽戰。”
“這是為何?”馬寶不解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