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永華與林陛都反對進攻倭國,鄭經也不能一意孤行,他還要聽取一個人的意見,這個人就是如今駐守松江的劉國軒。

就在鄭經抵達福州之前,就安排快船通知劉國軒到福州來議事,在等待劉國軒到來的時間裡,鄭經也沒有閒著,親自接見了準備前往三寶顏的耿精忠和準備到承天府陸軍學堂學習的王世瑜。

耿精忠沒想到鄭經竟然親自到了福州,以前他是瞧不起鄭經的,覺得鄭經就是個二世祖,年紀輕輕就讓自己聲名狼藉。

鄭經與陳氏通姦這件事的影響非常之大,在倫理道德上是受盡了士大夫的批評。這種影響當然也影響到了滿清高官對鄭經的判斷,從而放鬆了對鄭經的警惕。

如果掌管鄭氏的是鄭成功,可能滿清上下會更加的對鄭氏重視,或許也不會給鄭氏十年安穩的發展時間。

要不怎麼說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當初的耿精忠是滿清的藩王,鄭經是明鄭的藩王,雙方的地位是對等的。

如今真正的見面,雙方之間的地位卻已經是天壤之別。耿精忠恭敬地給鄭經磕頭行禮:“罪臣耿精忠叩見華夏王!”

“免禮平身!”

鄭經親自把耿精忠拉起來,拍著他的肩頭笑著說道:“耿將軍!暫時的挫折不要緊,寡人相信耿將軍到了望加錫一定能夠大展宏圖。”

“罪臣定會在望加錫好好幹,不辜負大王的期望。”

“耿將軍不能這麼想,望加錫是大明的土地,耿將軍到了望加錫就是大明的臣子,大明新登基的皇帝是寧靖王朱術桂,是個心胸開闊的人,值得將軍輔左。”

耿精忠愣了一下,隨即說道:“罪臣是大王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大王的人。”

“耿將軍不必如此,我華夏之所以幫助大明覆國,就是希望有一個與華夏不一樣的制度華夏存在,讓天下百姓選擇。

不光是大明,寡人的幾個兄弟也會全部封藩建國,他們完全可以選擇他們自己願意使用的制度治國,華夏的制度不可能包治百病,多個華夏文明互相借鑑,才能尋找到最優的政治制度。

華夏幾千年一直延續這種外儒內法的制度,說明這種制度有著很強的生命力,寡人也想看看這樣的制度在一個封閉的島上會創造出怎樣的文明。

寡人會將大陸上所有反對華夏新政,卻沒有什麼惡行的讀書人送到望加錫加入大明,幾乎都是華夏精英組成的大明若是還逃不出三百年王朝輪迴,那就說明華夏的這種制度有著先天的缺陷性。”

耿精忠暗中咋舌,這華夏王竟然如此大的魄力,把士紳讀書人都送到望加錫,誰來給他牧守百姓,要知道不管誰做皇帝,也少不了讀書人給他當官。

不過耿精忠也不傻,興許鄭經說的這些話就是在試探他,這個時候不管鄭經怎麼說,耿精忠就是一口咬定效忠華夏王。

把鄭經弄得沒脾氣,只好任由他自己去想了,若是朱術桂以及他的後人連臣屬都駕馭不住,那被臣屬推翻就只能說活該了。

在接見王世瑜的時候,氣氛就融洽多了,尤其是還有他的老上司陳永華在一旁陪同,別看王世瑜是復興會暗線的重要人物,也是第一次見到鄭經。

在給鄭經與陳永華,以及林陛行禮後,王世瑜一臉興奮地說道:“大王咱們什麼時候將整個福建拿下,臣久在福建,看慣了過苦日子的百姓,再對比我華夏軍隊進城之後,百姓現在的生活,就越是希望早一天將天下平定,讓百姓都過上承天府百姓那樣的好日子。”

鄭經知道王世瑜說的是真心話,以王世瑜的身份地位,在滿清陣營裡那也是妥妥的高階官僚,屬於食利階層。

若不是耿精忠起兵,就算熬資歷,早晚都能熬個一鎮總兵,甚至一省提督也不是夢想。

若不是心懷天下百姓,沒有誰會放著安穩的日子不過,非要加入一個在當時看來幾乎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組織。

“王將軍!寡人也想趕緊一統天下,將華夏新政推行到整個華夏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然而我們卻沒有那麼多執行的官吏,去管理這麼大的土地。

打下來不管,與沒有打下來沒有什麼區別,想要儘快一統天下,那就要將我們現在的控制區建設好,在我們的控制區裡培養更多合格的官吏,去分配到各個地方。

只有我們的政令能夠下達到每一個百姓的身邊,讓每一個百姓都能明白朝廷的每一個政策的意義何在。

只有這樣,老百姓才能清楚國家做這一切的目的是什麼,而不會被貪官汙吏矇蔽。

寡人知道我們內部有很多聲音反對與滿清談和,認為先將地盤打下來再說,至於缺少官吏,那就慢慢治理,等到官吏充足的時候再進行補充。

寡人就問了這些反對的聲音一句話,這些我們無法深入管理的地方,地方上官吏、士紳是我們的臣民,還是敵人的臣民?

當我們是敵人的時候,我們可以採取任何對敵的手段,可是當他們成為名義上的自己人的時候,我們還能用各種手段嗎?”

鄭經說這些話也不是單單給王世瑜說的,更是講給所有不理解為何現在這麼好的形勢,不趁勢多佔領一些土地,甚至有可能的話,將天下平定下來的人聽的。

王世瑜雖然有一些政治頭腦,但還是典型的武臣思維,認為這天下只要武力夠用,那就用武力推平就是了。

至於華夏王所說的治理問題,那更是一竅不通,就連讀書人大多數都不知道如何治國,更別說帶兵打仗的將軍。

對於華夏王說的這些王世瑜並不關心,他更關心的是自己將來會被安置到什麼地方。

“大王!臣到了承天府一定在陸軍學堂努力學習,爭取早日完成學業,為大王效力!”

“王將軍是遼東人,對遼東的地理風俗都很熟悉,等你在承天府結業之後,寡人想讓你到雙城子任職。

代替周全斌掌管外東北,外東北是我華夏對滿清遼東之敵包夾的重要戰略位置,為了保證在我們與滿清進行最後決戰的時候,不會跟大明當年一樣讓滿清逃到漠北,必須擋住滿清逃往漠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