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統一天下的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時候鄭經也非常的糾結,不知該如何應對現在的局面,。
若是直接發起統一天下的戰爭,華夏準備還沒有那麼充分,若是坐視滿清滅掉吳周,華夏又不甘心。
為了討論出一個合理的方桉,在收到尚之信徹底倒向滿清的訊息後,鄭經在王宮召集華夏重臣開會。
會議開始後,剛剛被王世瑜接替下來,返回承天府的周全斌第一個開口發言道:“這有什麼大不了的,讓滿清先打著,等到滿清快打到昆明的時候,我軍快速出兵將吳週上下救下來。
只要我軍提前在雲南邊境佈置好兵馬,就有了充分的反應時間,當然救與不救還要看吳周方面如何做,只要能夠答應我們的條件,我們就可以出兵相救。
若是不能答應我們的條件,那就讓滿清將吳周滅了,我們再趁著滿清立足未穩的時機快速出兵與滿清爭奪天下。”
“邦憲的設想沒有問題,不過想要在雲南邊境暗中駐軍,就必須要與北鄭搞好關係,不然就算北鄭不敢阻攔我華夏駐軍,也會悄悄將我軍駐紮的訊息散播出去。
若是被吳軍偵知我軍在北鄭駐兵的訊息,我們與吳軍的談判就會陷入被動。我們必須要讓吳軍心甘情願地接受我們的條件,並認為我們是在救他們的命。
而不是讓吳軍上下認為我們是在謀算他們,吳軍現在的幾員大將都是難得的將才,只要能夠真心歸附華夏,華夏的高階指揮人才就會得到有力的補充。”陳永華贊同了周全斌的建議,同時又做了一些補充。
對於北鄭的問題,從天津回來的何斌最有發言權,這些年瓊州昌化鋼鐵廠與北鄭的合作不斷深入。
雖然火器北鄭買不起太多的量,但是昌化生產的農具稍微改變一下磨具就能生產冷兵器,這些便宜又實用的冷兵器就成了北鄭採購的物件。
南方的莫氏也不傻,既然你北鄭能夠買華夏的武器,那我南方也一樣能夠買華夏的武器。
雙方每年都要在昌化碰面,若不是有華夏方面的官員在場,兩邊恨不得當場就能掄刀子拼命。
有這層關係在,北鄭就不敢輕易對華夏翻臉,因為他們很清楚,只要華夏完全倒向哪一方,對於另一方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大王!諸位!北鄭的問題很好解決,我們與北鄭是多年的合作伙伴,相信臨時在北鄭的地盤上駐軍一段日子,北鄭是不會反對的,這件事臣可以親自到北鄭去見一見北鄭新任的當家人。”何斌起身發言。
“那就辛苦何先生跑一趟了,這件事必須要秘密進行,如果寡人猜的不錯,吳周很快就會來人。這一次來的目的一定是武器的採購,諸位說說我們該不該賣給他們一些武器裝備?”
“賣!為何不賣?那些裝備賣給吳軍就能對滿清造成一定的殺傷,將來我們面對清軍的時候,就能減少一些威脅。”多年在滿剌加海關掌管海關,如今又成了華夏的戶部侍郎,張有德非常清楚這種軍火交易對國家的重要影響。
與張有德私交不錯的張煌言笑著打趣他道:“大王!瞅瞅現在瑞圖都愁成什麼樣子了,一聽到能掙錢的生意,兩眼都在放光。”
“能不愁嗎?不管咱國庫歲入多少,大王都想著把錢都花出去,若不是下官攔著,估計國庫裡到了年底能跑老鼠。”
鄭經哈哈大笑,看著會議室裡的自己的核心團隊語重心長地說道:“諸位愛卿!我們不能以農業社會的眼光看待工業社會,農業社會必須要精打細算,確保不會寅吃卯糧。
工業社會則不同,工業社會需要的是流通,工廠生產的商品不能積壓,只有商品能夠賣出去,工廠主才能掙到錢,繼續擴大生產,工人們才能按時拿到工錢。
對於國家來說,工廠能夠正常運轉,國家就能有穩定的稅收,因此決定工業社會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材料與市場,而不是飢不能食、渴不能喝的銀子。
這也是我們不斷的向海外移民擴大華夏的有效控制地盤,同時也願意將不怎麼重要的地盤分封出去的原因,我們要的是這片土地的原材料和市場,而不是土地本身。
就拿望加錫來說,大明不去那裡開發,那裡就是一片荒涼的土地,若不是旁邊就是香料群島,對於工業社會來說沒有多大的價值。
而大明登島以後就不一樣了,他們需要各種各樣的貨物,這些貨物都需要對外交易獲得,而華夏現在和將來都會是他們的商品來源國,也就是說新大明或者爪哇都是我華夏的市場。
只要商業渠道暢通,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需要的物資都能透過貿易快速獲得,無論是誰膽敢掐斷我們的貿易渠道,都是我們的生死大敵。”
張有德這些年也算是明白了鄭經的這套理論,可是長久養成的思維習慣,還是慣性的認為國庫裡必須留一些備用的銀子,以備不時之需。
因此每當鄭經需要大筆撥款的時候,張有德都會下意識的阻攔,希望鄭經能夠省著點兒花錢。
鄭經的這一番話在不同的場合都說過,眾人每一次的理解都不一樣,比如說一開始很多人對將望加錫送給大明宗室重建大明的做法就很不理解。
大家覺得華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幫著大明宗室重建大明,有這麼大的投入還不如自己去佔領,然而現在大家的理解又有不同。
經過廣東、福建以及北直隸等地不斷計程車紳選擇帶著財產投靠大明宗室,讓大家明白給這些士紳一條選擇的通道,要比直接硬對抗好的多,至少沒有那麼多的流血事件發生。
何斌雖然知道大王不會因為財政問題而對自己有其他的看法,但是還是有必要解釋一下:“大王!諸位!如今國庫還是非常的充足,就算是與滿清開始全面戰爭,也能保證兩年之內不會出現財政問題。
臣雖然不懂軍事,但是也知道統一天下是我華夏全體同仁的責任,這是華夏一統的大事,臣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要保證前線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