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抑制武臣權力的目標上,君主與文臣的目標是一致的,相對於文臣來說,武臣更容易把皇帝的龍椅掀翻。

因此在政治上,抑制武臣的權力,君主與文臣是天然的盟友,可是當君主與文臣將武臣踩下去之後卻發現,文臣一家獨大自己的權力還是容易被架空。

甚至沒有文臣的點頭,君主的權力都出不了皇宮,這個時候君主只能祭起終極殺器,那就是宦官。

這才是明朝宦官逐漸登上政治舞臺的真諦,宦官就是皇權伸出皇宮外的手,文臣為什麼那麼反感宦官,真就是宦官最壞嗎?

但凡有些腦子的人都明白,這是權力的鬥爭,與好壞沒有任何的關係。

除非像一些屁股坐在文臣那邊的太監,名聲一定很好,因為他已經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這些歷史教訓,鄭經雖然是歷史小白,但是這麼多年的電視、書籍、網路的轟炸,在見識上也遠超這個時代的古人。

對於鄭經這樣的後世人來說,他一點都不在乎,國家的權力讓給別人,只要這個國家一直在進步的狀態下,自己這個開國的君主,永遠都會是後人膜拜的物件,自己的後人也會在自己的蔭庇下有著不錯的前程。

更為重要的是,當自己的子孫除了自己的繼承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會分封到各個海外,不知道哪一個子孫就有可能成為一代雄主。

面對這些海外的力量,國內就算有心人想要起什麼壞心思,也要掂量掂量周邊的藩屬國清君側的後果。

鄭經要做的是儘量平衡文武關係,努力將社會財富做大,保證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更好的生活,至少老百姓會認為明天更比今天好。

進入興武元年(康熙十五年),華夏的第二階段戰役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做完。從滿剌加、呂宋、瓊州、廣東、松江各處抽調的軍隊也全部到位。

第二階段戰役是整個大陸攻略至關重要的一環,鄭經不能也不敢坐鎮後方聽前方的彙報,他必須要親臨前線,隨時隨地的調整戰略。

為了打好這一仗,鄭經從各處抽調了十萬步兵,三千多騎兵,分為兩個集團,第一集團由周全斌任主帥,何義為副帥率領三十個鎮合計步兵七萬五千人馬,從大沽口登陸水陸並進直抵京城。

第二集團由謝永常任主帥,在山海關關城外登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山海關,並迅速控制山海關周邊的城池,掐斷關內關外的聯絡。

與此同時,騎兵開始掃蕩關外草原部落,打掉各個小部落的頭人,在獲得馬匹牛羊牧場的同時,開始進行草原攻略。

海軍則以第一艦隊與第二艦隊組成聯合艦隊,對第二階段的攻略保駕護航。

興武元年二月初二鄭軍對整個承天府進行了宵禁,已經多少年沒有施行宵禁的承天府,百姓開始有些恐慌,在地方各級官員的安撫下,百姓漸漸平靜。

表面的平靜之下是聽風衛的秘密行動,一些在承天府突然宵禁送不出情報的細作,開始著急,這些細作無一例外全部在聽風衛的監控之下。

鄭經給楊來嘉的命令就是這一次的行動必須要保證在短時間內不能傳到滿清的耳朵裡,鄭經也沒打算長久保密,這也不現實。

只要保證十幾天的時間差,鄭軍就能在大沽口登陸,這個時候就算是保密已經沒有意義,滿清再想反應也來不及了。

------題外話------

感謝書友路在翔的打賞,謝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