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武元年二月初三,一切準備就緒的華夏大軍開始登船,一次性投入如此龐大的軍隊進行作戰行動,在鄭經主政之後還是第一次。

這樣的大型作戰行動,非常考驗剛剛立國的華夏君臣,鄭經還好說,只需要將各項要求下發下去,可是各部官員是執行者,需要將鄭經的要求落實到位。

這可苦了各部官員,第一次組織這樣的大型行動,一個個忙的腳不沾地,才把各項物資統計裝船完畢。

大軍開始從安平軍港第一艦隊海軍基地揚帆起航,滿頭白髮的老將黃安已經六十多歲,站在鄭經的身邊感慨地說道:“大王!臣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趕上這樣的大型行動,此戰過後哪怕臣就是死了,也此生無憾了。”

“黃老將軍何出此言,老將軍老當益壯,這些年替寡人管理後勤,從未出現紕漏,老將軍可要保重身體,寡人還要倚重將軍呢!”

“臣感謝大王的信重,不過臣年事已高,再管理如此龐大的後勤船隊已經吃力,不過臣的副手裴德這些年一直兢兢業業,臣舉薦裴德接替臣管理後勤船隊。”

“這事以後再說,現在還是先把眼前戰事完成再說,寡人希望老將不要事事都親力親為,一些權力該給手下放手就要放手,一來能夠讓手下得到鍛鍊,二來也能讓老將軍從繁重的公務中解脫出來。”

“臣謝大王關愛,臣一生謹慎,這也是老藩主願意將後路委託給老臣的原因,從大王繼位以來臣便開始管理後勤。

臣原本以為是大王看不上臣,把臣打入二線,不再重用,可是讓臣沒有想到的是,臣的權力竟然如此之大,幾乎掌管了海陸兩軍所有的後勤,可以說是大王是將海陸兩軍的生命線交到了臣的手上。

這份信重怎能不讓臣感激涕零,怎敢不鞠躬精粹死而後已!這麼多年大王改進捕魚裝置,解決魚肉長期儲存的問題。

這些功績哪一樣單獨拿出來都能名垂青史,可是大王卻將這些秘技毫無保留的貢獻出來,只為我華夏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大王信臣,臣又怎敢辜負大王的信重,怎敢因為臣的疏忽造成後勤補給不暢,導致前線的失敗。

只是臣最近一年時常感覺自己精力大不如從前,為了不給我華夏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老臣不該貪戀權力,繼續留在這麼重要的崗位上。”

“老將軍的功績寡人看在眼裡,自古功高莫過於管理後勤,漢高祖大封功臣的時候,欽點蕭何為功勞第一;明太祖朱元章也是欽點李善長功勞第一。

這二人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管理後勤,為前線輸送源源不斷的糧草和後備兵員,保證前線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斷糧。

無論時候後勤都是重中之重,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尤其是我軍如今已經實現全火器化,對於後勤的考驗更加嚴峻。

大炮沒有了彈藥就是一堆廢鐵疙瘩,火銃沒有了彈藥還不如燒火棍好使,因此後勤就是軍隊的生命線。

老將軍雖然沒有親臨前線,親冒失石,但是每次戰役的勝利老將軍都功不可沒。寡人也知道如今我華夏的人才有些青黃不接,年輕的還沒有成長起來,而老的已經開始逐漸凋零。

這場仗打完,寡人親自給老將軍授勳,辦理退役手續。”

“臣謝大王理解!”

鄭經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看著黃安的滿頭白髮,再把老將軍按在如此高強度的崗位上,鄭經也於心不忍。

等到北方攻略完成,是該讓老將軍退下來了,新陳代謝本就是人之常情,可是看著這些跟著父親出生入死的老將一個個開始凋零,鄭經的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十幾萬人馬連同各種補給船隻,鄭氏此次足足出動上千艘大小船隻,整個東海的海面上形成了一片白色的帆海。

多虧了華夏海軍已經提前將長江以南的沿海離島全部拿下,有效地遮蔽了戰場,這才沒有被滿清發現大海上的浩蕩艦隊。

為了不被滿清提前發現,華夏海軍艦隊儘量遠離沿岸航行,不過在艦隊抵達山東外海的時候還是被滿清的水師巡防營發現。

這支滿清的水師巡防營是駐紮在登州的水師,與南方嚴厲的海禁不同的是,北方的海禁相對於南方沒有那麼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