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控制租界(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管李二牛等人是否能夠聽懂,鄭經還是把這些發自肺腑的話說了出來,對於鄭經來說,海外是一個商品傾銷地,而不是一個稅賦來源地。
只有海外的購買力越來越強大,國內的生產才能越來越紅火。至於這樣放權會不會導致南洋各地慢慢脫離控制,這並不重要。
若是整個南洋到處都是華夏移民建立的國家, 那將是華夏的福氣,到時候一個龐大的華夏聯盟就能建立起來。
鄭氏只要掌握住各個海峽關鍵的節點,就能將世界貿易的通道控制住,控制住這些戰略節點,華夏就贏得了未來。
鄭經對爪哇島移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夠在幾十年內慢慢地將整個爪哇島蠶食下來, 就是最大的勝利。
爪哇的鄭氏領地需要進行仔細的規劃, 所有的建築既要有居住作用,也要有防禦作用。未來華夏移民跟馬打藍土著的衝突絕對不會少,華夏移民必須要在援兵到來之前有自保的能力。
這就要求所有的移民青壯必須要接受軍事訓練,做到全民皆兵,這就是鄭經不打算在移民神聖抽血的原因。
他要將移民武裝起來,用來對抗土著,這樣的事鄭經代表的華夏肯定不能直接插手,若是移民自己武裝進行擴張,那就是另一回事。
一旦移民強大起來,那就等於是為華夏百姓開拓了生存空間,只要鄭經代表華夏與這些華夏移民建立一套只屬於華夏的貿易體系,華夏百姓與這些海外移民勢力就能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總體來說鄭經組織移民百姓開展的這一次聯誼會很成功,透過與移民百姓的交流,瞭解了百姓的切實需求,也知道了百姓們最反感的東西是什麼。
百姓散去之後,鄭經將文武召集起來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鄭經開門見山問道:“諸位知道寡人為何要跟移民百姓開這個看起來我們一點兒好處都沒有的會議嗎?”
這場會議其實大家都是反對的, 大家都覺得延平王這麼做對鄭氏沒有什麼好處, 相反還要費心費力地幫著移民發展,到底圖個什麼?
眾人沉默了半天, 張有德起身行禮道:“臣拋磚引玉說一說,說的不對還請王上與諸位見諒。”
“瑞圖請講,我鄭氏從來都是有話就說,從來都不會因言治罪,有些道理就是在辯論中得到了昇華。”
“王上,諸位同僚!大家對於是否扶持移民的爭論在於移民對我鄭氏沒有用處。事實上移民對於我鄭氏有著重要的意義,看似我們在為移民提供保護,卻得不到應有的利益。
實際上我鄭氏能夠利用移民開拓市場,將鄭氏所生產的產品透過移民銷售出去,只要我們的產品有廣闊的市場,鄭氏就能獲得豐厚的收益。
這點兒付出與收益相比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我們與移民建立起穩固的關係之後,將來移民獲得了政權,他們理所當然就會認我們為宗主國。
這樣的利益從長遠來看,要遠遠超過眼前這點利益。再說爪哇這裡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交通要道,下西洋, 也不用從這裡經過, 我鄭氏更應該將經營的重點放在舊港, 扼控滿剌加海峽。”
“瑞圖先生說的這些太過虛無縹緲,誰也不敢保證未來會是如何,不能用這些看不到的將來,浪費我鄭氏寶貴的國帑。
而且保護這些移民,我鄭氏就要在爪哇長期保持軍事存在,這在將來必然會與馬打藍髮生直接的衝突。畢竟沒有哪個有野心的政權願意自己的國土上有一支不受自己控制的軍事力量。”
張有德發現說話的是鄭氏地位超然的唐顯悅,趕緊施禮道:“唐老大人!不管我們有沒有在爪哇保持軍事力量,只要有華夏移民在,我們與馬打藍的衝突就不可能避免。
這不是我們能夠避免的,除非我們將爪哇島上的華夏移民全部撤走,這顯然並不可能,沒有人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之事。
只要我們想在南洋獲得移民的支援,就必須要對移民進行保護,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權的責任。我鄭氏人力資源並不寬裕,我們與移民相比,是我們更需要移民。”
“老夫說的是如何平衡付出與收穫,不能是我們單方面的付出,讓移民平白得到好處,這樣的話,移民會覺得我鄭氏是冤大頭,並不會對我鄭氏感恩。”
張有德抬頭看了一眼鄭經,鄭經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張有德便放下心來,解釋道:“唐老大人,我們在眼下也是有回報的,只要這些移民全部採購我鄭氏的商品,不再回到大陸採購,這將給我鄭氏帶來一筆可觀的貿易收入,這筆收入足夠彌補我們對爪哇的投入。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爪哇的租界,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模式,就會對馬打藍的有錢人形成強大的吸引力,他們為了自己的財富安全,一定會選擇到我租界買房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