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控制租界(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可是一筆非常大的收入,更別說將來商業發展起來,單單一個商業稅收就是一筆足以讓很多人眼紅的收入。”
《逆天邪神》
鄭氏的文武並不明白什麼叫做現代商業,根本就不明白一座發展優良的城市,會對周邊產生怎麼樣的虹吸效應。
一旦鄭氏的租界建設成一個安全港,在馬打藍沒有安全感的富人都會選擇到租界購置產業,進行避險。
這是人性的本能,趨利避害就是人的本性,儘管這樣的做法會讓馬打藍失去大量的賦稅收入,還是擋不住富人們尋求資本安全的決心。
張有德是個優秀的幕僚,他能夠很好地理解鄭經的想法,並將鄭經的想法用大家都能聽懂的語言講述出去。
這一點是鄭經所不具備的,鄭經若是用現代的商業理論講給文武眾臣聽,大家可能會聽的一頭霧水,而張有德就不一樣,他說的都是大家能夠聽懂的話。
“瑞圖先生!你的意思是說如同我華夏在戰亂的時候,富人都喜歡從鄉下躲到城池裡,因為城池能夠給人提供一些安全的感覺,越是大城富人就越扎堆。
可是馬打藍剛剛拿下巴達維亞,正是其國王阿芒·古拉特威望最高的時候,馬打藍誰敢反抗他,與他作對,沒有戰亂,馬打藍的富人怎麼會無緣無故地跑到我們的地盤上。”
張有德剛要說話,被鄭經攔下來,對唐顯悅說道:“祖父!就算沒有戰亂,若是您做生意,是願意將店鋪開在城裡,還是開在鄉下?”
“當然是城裡了!鄉下才能賣多少東西,而且鄉下人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商業很難發展起來。”
“這不就對了嘛,這就是寡人要把華夏移民利用優惠的政策集中起來,只有人集中了,才會出現市場,有了市場就會有商品的流通,一個初步的商業社會就建立起來了。
寡人給他們三年的優惠政策,讓做生意的人很快得到第一筆財富,隨著城市的擴張,必定要向外擴張。
那些原本依靠種地只能溫飽有餘的百姓,透過賣地也能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也會進入富裕人群的行列。
這樣發展個十年八年,所有的華夏移民都富裕了起來,這樣的城市難道還不能吸引那些土地有錢的土著嗎?”
“王上!哪有靠賣地發財的,敗家子才賣地呢!賣地賣再多的錢總有花完的時候,難道錢花完了就不活了嗎?”
這就尷尬了,雙方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上,鄭經很想告訴自己老婆的祖父,後世有多少靠著拆遷一夜暴富的拆二代。
這個時代的百姓,不到萬不得已,哪裡會賣掉自己的田地和祖宅。這是能留給子孫的財產,任何輿論都不會認為賣地是發財的行為。
“祖父!賣了地不等於坐吃山空,城市的擴張會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只要肯下力幹活,哪裡會用得著吃老本。
再說這筆錢完全可以投資城市裡的商鋪,將商鋪租出去,不也一樣可以吃租金嗎?”
“王上!就算您說的這些都沒有問題,百姓賣了地也不會坐吃山空,可是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糧食,城市的糧食缺口怎麼解決?
若是依靠與馬打藍進行交易,那一旦馬打藍與我們反目成仇,這個城市可就成了死城,一旦斷了糧,連七天都撐不住就得投降。”
鄭經哈哈大笑道:“祖父算是問到點子上了,這正是寡人故意為之,糧食就是我們最大的武器。以租界這麼大點兒的地盤,想要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那是根本不可能之事。
租界的糧食供應必須要依靠我們,只要我們一直握著這個糧食的供應,租界的移民就算是有分離傾向,也會慎重考慮。
除非他們拿下了爪哇島的大片地區,甚至成了爪哇島的主人,這一點來說也是我們喜聞樂見之事,華夏百姓佔的地盤越大,就說明我們的生存空間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