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華為紅毛夷做翻譯,除了能夠在紅毛夷那裡得到報酬之外,更多的是想為自己的族人謀求一個穩定的進貨渠道。

然而這一切安排因為與鄭氏的戰爭徹底失敗,李氏宗族不但沒有從大陸拿到貨,李仕華還成了鄭氏的俘虜。

李氏的訴求在鄭經看來,完全可以由鄭氏代替,便對李二牛說道:“你們在南洋都有一些什麼經營專案, 方不方便與寡人透露一下。”

“這有啥不能透露的,您堂堂的延平王,還會與我等小民搶奪這蠅頭小利嗎?棉布、陶瓷、茶葉、絲綢等大宗的商品我們這等小民根本沒有本錢涉足,只能採買一些,剪刀、農具、紙張等雜貨,勉強餬口而已。”

鄭經笑了,鄭氏是不會與這些百姓爭奪這些蠅頭小利,而是會爭奪更大的利益,將這些南洋百姓的貨源全部控制。

這些南洋百姓就成了鄭氏的二級分銷商,有了所有南洋百姓的加入,鄭氏就可以開足馬力進行生產。

“既然大陸已經拿不到貨了,以後就到瓊州府拿貨吧,未來我鄭氏將在崖州建設一座大型的小商品市場。

你們需要採購什麼貨物都可以在那裡拿到貨,而且崖州現在產精鹽,若是有需要的話也完全可以採購。

崖州的精鹽質量非常好,而且價格還比大陸的鹽便宜,總之你們以後的生意會越來越好做的。”

“大王說的是真的嗎?”

“千真萬確,而且寡人還告訴你一個好訊息,不出三年,瓊州府生產的棉布也會大量出售。到時候只要你們有能力,生意有的做。”

李二牛有些疑惑地問道:“草民等一不為朝廷交稅,二不為朝廷服役,歷來朝廷對待草民等出海討生活的百姓如同棄民。

大王為何要如此眷顧草民等海外移民?不知大王對草民等海外移民有什麼需要之處?”

很明顯這個李二牛別看名字起得隨便,人卻不傻,知道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 鄭氏這麼拉攏他們肯定是有所圖。

“老李倒是個聰明人,首先官府存在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保護他的百姓, 海外的百姓也是百姓,要是在自己的家鄉能好好地活下去,誰願意冒著葬身海底的危險出海討生活。

說到底老百姓之所以出海,大多數不過是在家鄉活不去了而已,究其原因還是朝廷沒有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我鄭氏如今扛起大明的大旗,就要為大明當年犯下的錯誤進行補償,既然你們已經來到南洋定居,那麼我鄭氏就要在南洋顯示存在。

紅毛夷已經被我鄭氏徹底擊敗,你們以後不用再擔心受到紅毛夷的欺壓,可是沒有了紅毛夷還有當地的土人。

與當地土人相比,你們是絕對的少數,沒有官府在後面撐腰,你們覺得你們能夠應對的了土人的侵擾。

不管你們是以什麼理由來到南洋,在土人看來你們都是在搶奪土人的生存空間,尤其是當土人看到你們過得比他們還要好的多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們產生極大的仇視。

到那個時候,你們打算怎麼應對?”

李二牛低下了頭,他們這些在海外討生活的百姓最怕的就是與土人的爭鬥,每一次爭鬥都會讓他們元氣大傷。

論數量,他們怎麼也趕不上土人的數量,在絕對數量面前,華夏移民輕易就會被土人淹沒。

“大王!草民等也想組織起來,可是草民等來自不同村社,每一個村社都有一個頭領,誰都不服誰,如何組織?

組建團練需要大量的錢糧,這些錢糧該如何分攤,出錢出力的事誰都不願意承擔,為了能夠好好地活下去,我們不得不與紅毛夷結盟。

紅毛夷剛剛來到爪哇的時候,完全是華夏移民幫著他們一磚一瓦將堡壘建設起來的。這些年我們還算與紅毛夷保持著不錯的關係,我們給紅毛夷交稅,紅毛夷為我們提供保護。

如今紅毛夷沒了,說句心裡話,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若是在爪哇待不下去,我們就去舊港,那裡我們華夏移民多,土人也相對溫和一些。”

“看樣子我鄭氏將紅毛夷消滅對你們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啊?”

鄭經的聲音不大,聽在李二牛等人耳朵裡卻如晴天霹靂,幾個人嚇得慌忙跪倒在地叩首道:“草民不敢!”

“都起來吧!寡人已經說了,今天我們暢所欲言,言者無罪。”稍微敲打了一下,鄭經便和顏悅色地將幾人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