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凋陰(甘泉縣)。

深冬大雪紛飛,姜維披著絨袍,站在山丘上,向東眺望,只見群山之上,皚皚白雪,銀裝素裹,天地間白茫茫一片。

念及自己的志向,姜維嘆了口氣,人生苦短,自己已在朔方久居八載,年有四旬有餘,至今未有大功,壯志亦是難酬,想到這裡,心中不免有些悵然。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正在嘆息間,忽聽得遠處有馬蹄聲響,姜維順勢望去便見一隊騎兵疾馳而至山下。

姜維眯著眼看其服飾秀麗,甲胃精銳,便知其不是自己麾下的胡騎,而是陛下麾下的羽林騎。

陛下有詔,莫非?

姜維念及此處,迅速下山,迎上這隊騎兵。

為首的郎官勒住韁繩,從懷中掏出巾帛,喊道:“鎮北將軍姜維可在?”

姜維在侍從的護衛下,走了出來,說道:“某即是鎮北將軍姜維,陛下有何詔書?”

郎官翻身下馬,核對姜維的印璽後,方才將詔書遞了過去,拱手說道:“陛下命將軍出征河東,授將軍假節,精兵二萬。至於其詳細內容,皆在詔書之上。”

說著,郎官將節仗雙手捧上,姜維亦是雙手接過符節,向郎官回禮。

待郎官走後,姜維拆開詔書,望著巾帛上的內容,臉上的笑容再也難以遏制了。

收起詔書,姜維翻身上馬,對著眾人高舉符節,高呼道:“兒郎們,回營。隨某出征河東,建功立業。”

“諾!”

“駕!”

姜維狠勒韁繩,駿馬高抬前蹄,發出一聲仰頭長鳴。輕踢馬腹,駿馬朝前疾馳而去,馬背上的姜維意氣風發。

漢朔方軍大營,中軍營帳。

姜維對著桉几上的沙盤指指點點,與王嗣、閻宇等朔方高階將領,商討進軍方略。

這些年姜維窩在朔方八年,不知深入呂梁山多少趟,對於山裡面的地形、地勢瞭然於胸。為了更好地從朔方出兵,姜維花費不少心思,製作了黃河兩側山勢的沙盤。

王嗣指著臨汾、陽平,說道:“將軍,陛下命我等進取臨汾、陰平等地,然我軍欲至臨汾,需過呂梁大山,亦需破馬首山魏營,方能兵至臨汾。若至臨汾還有軍士駐守,非輕易可破城郭。”

姜維這些年出兵襲擾河東,魏軍方面也不是沒有防備,在呂梁山出入河東平原的關鍵地帶佈置了營壘用以防守,而馬首山營壘便是預防姜維從呂梁山區出山進攻臨汾的重要營地。而且陳泰還在臨汾佈置了一隊人馬,專門用來對付過河襲擾的姜維。

姜維捋著鬍鬚,思慮用兵之策,說道:“待眾兵集結,我軍即刻率軍奔襲馬首山,看能否將其速破。若不能速破,看能否將臨汾兵馬調動而出,與我軍對峙。且讓陛下馳援一支兵馬,讓其按約期抵達臨汾城外,趁城池空虛之際破城。或是與我軍夾擊馬首山魏軍,兩軍合作共破臨汾城郭。”

“如此可行?”王嗣反問道。

“如何不行!”

姜維指著沙盤,分析說道:“陛下率大軍入河東,魏軍大部必被陛下大軍吸引。我軍奔走於呂梁速攻馬首,臨汾軍士前來馳援,其城郭空虛,陛下分遣一軍破城,亦是容易。且若臨汾軍士並不馳援,我軍可速破馬首,與其軍圍攻城池,行斷絕河東之策。”

姜維的想法簡單,並不難理解。就是利用漢軍人數比魏軍多的優勢,進行拉扯,或調動駐守臨汾的軍隊趁其空虛破城,或是糾集大軍速破城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