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賽場,穿著初始外觀,像一顆顆膠囊一樣的低齡玩家,大多還處在長身體的階段,身高差距很容易注意到。

都不用等到開跑,當他們站在起跑線,等待倒數的時候,就能清楚看到,“膠囊”的大小相當不一致。

二十三還竄一竄呢,更別說16歲以下了。

年齡岔開兩歲,身高能差出一個頭。

這還是沒考慮胖瘦的問題……

在重力被林遊削弱的賽道上,一名年齡只有12歲,但是體重高達200斤的小胖子,殺傷力可是很可怕的!

在他的對手,只是一群體重不到100斤的玩家時,尤其如此!

更別提在虛擬遊戲裡,還為他去掉了體力消耗過快、跑不動等現實中的負面效果。

這導致他在賽道上跑起來的時候,幾乎是一輛重型坦克,一路平推,無人可擋!

林遊親眼看到,在他前面的五六個小姑娘躲避不及,被他直接撞到。

爬起來的時候,小臉皺成一團,感覺都快要哭出來了……

夏怡遇到的那名一米九五的玩家,也不是那種“高瘦竹竿”的身材,其體格之壯碩,甚至讓林遊懷疑他在現實裡的職業。

——大夏也不流行橄欖球啊?

這位壯碩大漢,就算是在16歲以上,遍佈成年人的標準賽道上,發揮出來的效果,也跟兒童賽道里的“小胖子”相差彷佛。

擋在前面的玩家,被他輕而易舉就撞得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唯一讓林遊感到慶幸的是,這樣體格比較離譜的玩家,在千萬級別的玩家群體中,所佔比例是也仍舊非常微小。

而容易出現問題的【兒童賽道】,他和小夢已經提前分出了三個年齡段,至少避免了“剛滿10歲的玩家,碰到差一天16歲的玩家”這種最極端的情況……

雖然仍舊無法完全避免身高差距帶來的問題,但至少玩家都還能玩得下去。

加上賽道還是娛樂競速為主,對抗氛圍並不濃厚,短時間還不至於造成嚴重危害。

不過儘快解決還是很有必要的。

工作室的群聊裡,被分到《樂園》運營小組的成員,透過關注靈犀和玩家論壇的動態,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此時已經在群裡討論對策了。

——雖然林遊規定下午五點下班,員工們也習慣了到點下班,之後或發展興趣愛好,或學習提高技術。

但每當有新遊戲發售,或者遊戲開發衝刺之類相對重要的時間,員工們是真的會自主自發,進行加班的。

畢竟雲夢不僅有專案成功後的高額獎金,還有可觀加班工資,配套的餐補和交通補貼。

員工們就算不至於高喊“加班使我快樂”,至少也是心甘情願的。

他們討論出來的第一個辦法就是:要不,給玩家再劃分一下重量級?

“[競技比賽重量級劃分],是一套非常成熟的體系,在現實世界的比賽中久經考驗,完全可以直接照搬到遊戲中來。”

但林遊只是稍一考慮,就覺得太過繁瑣,而且很難執行。

倒不是說賽場分級系統設計起來複雜。

——真有需要的話,設計起來還是很簡單的。只需要林游上下嘴唇一碰,然後小夢再打個響指,差不多也就完活兒了。

最多後續再根據大資料進行一些微調。

但是玩家的體重資料收集,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現在的遊戲裡,玩家看上去身材外貌全都高度貼合現實,但細心的玩家早就發現:外貌並不是完全復刻的現實,而是復刻的“自我認知形象”。

體重也是一樣的。

並不是蜃樓主機強到可以根據腦電波,測量出玩家的精確體重——那是不可能的……

而是蜃樓主機捕捉到玩家對體重的自我認知,然後在虛擬世界中復刻了出來。

而且這種被捕捉到的認知,其實是一種模湖的認知。

蜃樓只能捕捉到玩家淺層的、模湖的認知,並不能直接讀取精確的記憶。

林遊是因為承接了那團至今他都沒搞清楚到底是什麼的饋贈,再加上小夢的存在,才成為了特例中的特例。

因此這種復刻出來的形象,甚至會根據玩家自身認知的變化,產生同步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