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離開前(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經過去十年有餘。
秦軍有氣車的補給,有戰國四名將王翦的指揮,國內還有源源不斷的兵員作為補充,各種新奇且威力強大的工具負責,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就將六國徹底掃平。
原本見機不妙想要投降的齊國也因為李冥的一些打算,被王翦帶人滅了, 最慘的當屬楚國,整個王室上下被屠戮殆盡。
這還只是次要,留著項羽總歸是個心腹大患,特別是項氏一族和昌平君聯絡密切,難保不會留下隱患。
況且,楚國國都即將淪陷之時, 大將軍項燕突然放棄現任楚王, 轉而擁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昌平君為新任楚王。
他這個舉動更加讓嬴政堅定剷除項氏一族的想法,因為,李冥早已將他猜測中的青龍計劃盡數告訴了嬴政,得知昌平君目的,嬴政怎麼可能放任跟昌平君有關聯的人活在世上。
隨著天下落入秦國手中,項氏一族幾乎淪為過街老鼠,只能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苟活度日。
根據先前的約定,六國滅亡後,王室中珍藏的典籍原本都被送到了太乙山之中,就連秦國自己也只不過留下一份拓印版收藏。
隨著秦國和道家一起出手徹底根除昌平君的勢力,昌平君暗中的一些謀劃逐漸浮出水面。
當年觀妙臺大戰昌平君其實也參與到了其中,那個神秘黑衣人就是在他的授意下答應尹文的邀請專程前來。
此人的身份,李冥已經大致有了想法,如果他所料不差此人應該就是楚國大將軍,項氏一族的族長,楚兵家的掌控者, 項燕。
首先,尹文的兒子尹安學的是兵家,他遊學之地正好是在楚國, 而楚兵家早已成為項氏一族的禁臠,如果,尹文與項燕不相識,尹安怎麼可能拜入楚兵學習兵法。
兩人既然相識,項燕又跟昌平君有關聯,這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神秘黑衣人遺留在太乙山的那方兵家秘寶金印,則更加證實了李冥的猜測。
世上有能力煉製兵家秘寶的人不多,項燕正好是其中一個,而且,楚國背靠南越,項燕長期在南越邊境鎮壓越人,有的是機會煉製秘寶。
現在項燕已經隨著楚國滅亡身死道消,無論他是不是出現在觀妙臺上的黑衣人已經無關緊要。
清除昌平君勢力最重要的收穫,則是秦國自己內部,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隱藏在秦國朝堂中“鼴鼠”不是一個兩個,而是, 非常龐大的一群人。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有一個特性, 大部分人都是華陽太后時期提攜起來的人,其中不少人往上數兩代其身份都是楚人。
華陽太后是這些勢力的第一任首領,而昌平君則是勢力的第二代首領。
昌平君事情暴露,連夜逃離秦國後,這些人則由一個神秘人接手,這個神秘人正是昌平君後的第三任首領。
為了搞清楚此人究竟是誰,嬴政用三省六部制將秦國朝堂的水攪渾,將朝中重臣的身份底細來了一次徹底的篩查。
這個行動的確略有成效,讓嬴政查出不少問題,但最重要的神秘人第三任首領仍舊是個謎。
隨著秦軍不斷推進,國內的事務逐漸多了起來,嬴政也沒有精力再繼續追查下去,只能暫且將此事放下,不過,他心中卻一直在警惕著此人。
此人能隱藏如此深,其所圖之大可以想象,此人一日不除,嬴政一日難以安心。
秦國的版圖越來越大,國內的人才儲備逐漸告急,嬴政又不想如歷史上那般用六國遺留的官員,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誰會想使用自己原本死對頭的官員管理地方。
可即便是最底層的官員,也不是短時間能培養出來的,心裡煩躁的嬴政不知為何突然想要出去散散心,因為朝中事務繁多,嬴政也不能走的太遠。
鬼使神差下,嬴政登上了開往太乙山的氣車,等他反應過來時,氣車已經開動,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嬴政就這麼來到太乙山下。
好在,嬴政在來的路上與李冥飛鴿傳書將自己馬上要到太乙山的事情告訴了李冥,若不是如此,堂堂秦王可能就要被當成他國間諜關入五獄之中……
這也不怪道家弟子如此,實在是隨著道家的改革推進,秦國內不斷湧出的新奇事物,很難不讓他國好奇,百家、各國派來的間諜扎堆出現,道家弟子幾乎每天都能抓到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