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李冥親自率領一眾道家子弟和下院學員遠赴邊關,一路上救助百姓,清除蠻夷殘部後,道家下院可謂是名聲遠波,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原因無他,這些學員其他暫且不說,單單是其身手和談吐,就足以讓專程趕來的燕趙俠客,江湖人士側目不已。

如此多人,自然不可能一直駐紮在野外,每到一處城池都會有道家外堂弟子安排住宿。

而酒肆客棧,可是古代訊息傳播最廣的地方,道家的事情就這麼傳遍江湖……

李冥隨口胡謅的《洪荒》也因此傳遍天下,其中,很多人在聽說此事後,不惜花費重金從這些學員手中購買《洪荒》的印刷,隨著事情的發酵,不知是誰提出道家掌門鯤鵬子乃是洪荒時期北冥鯤鵬的轉世……

李冥意外聽說此事後,也是連連苦笑,鯤鵬在後面的劇情中可不是什麼好東西,這要是被坐實了還得了,比起鯤鵬他不應該更像是通天聖人的轉世才對嗎?

可事情已經傳開,再想阻止卻已經晚了,沒辦法,李冥只能將後續的劇情做了些許改變,將紅雲身死的鍋甩到了冥河的身上,把鯤鵬反派形象變成正面形象。

當《巫妖篇》結束後,李冥將鯤鵬寫成了截教的副教主,沒辦法,誰讓外面都在傳他是鯤鵬的轉世,如果,真要是按照原本的劇情寫,他不就成了反覆無常的小人了。

巫妖篇結束後,自然就是三皇五帝到封神大戰的篇幅,隨著時間推移,也不知怎地,道家在外的道觀中竟然開始陸續出現鯤鵬的法相。

法相的面容幾乎就是照著李冥樣子捏的,北冥有魚,入水為鯤,出水為鵬,當其化為人形時,其相貌與李冥有七分相似。

如果只是這些那還好說,可壞就壞在,不知道是誰,竟然將北冥劍、誅仙劍、擊鼓劍、雪霽劍等劍,可以組成誅仙劍陣的事情傳了出去。

這下可好,李冥算是徹底坐實了鯤鵬轉世的身份,其佩劍也因此得到供奉……

李冥的聲望就這麼莫名其妙的達到難以啟迪的高度,甚至一度超過一眾先賢,這也加速了李冥飛昇離開的時間。

原本估計的十年時間,向前提前了足足三年,大秦六年,李冥在秦時的任務就莫名其妙的完成了。

好在,系統的離開並非強制性的,李冥還要足夠的時間處理身後之事。

任務完成後,系統的獎勵也順勢發放了下來,與李冥所料沒有差別,正是誅仙四劍中的戮仙劍……

雪霽作為道家掌門的象徵之劍,當然不能作為劍胎植入的劍器,李冥使用擊鼓、東山、靜女三劍,再加上道家內收藏的各種珍稀材料,戮仙劍胎順利孵化,代替擊鼓劍的位置,進入李冥背後的劍匣之中。

來到太乙山後,嬴政在此停留了三日。

這三天內,嬴政在李冥的陪同下,幾乎將太乙山轉了個遍,其中,嬴政最在意的就是扶蘇所在的道家下院。

如果不是有兩人的關係在,嬴政甚至恨不得將這三千多名弟子盡數帶走補充秦國中低層官員的缺口。

道家下院內的這些弟子學員,在嬴政眼中簡直就是最理想官員的樣子。

有足夠的責任心,足夠的執行力,知識面足夠廣闊,幾乎所有人都是文武雙全,說一句武能安邦,文能治國可能有些誇張,但擔任一方縣官卻綽綽有餘。

這些弟子自從親赴邊關回來後,親眼見識過底層百姓的苦難,官員的貪汙受賄,徇私枉法,世家豪族的橫行霸道。

就連扶蘇等勳貴子弟都開始奮發圖強起來,其他大多數人可能都會繼續留在道家修道,但他們這些人卻恰恰相反,只要從下院畢業不出意外都會回到咸陽,在家裡的運作下進入秦國朝堂。

他們是真正有機會改變這一切的人,而在道家下院所學的知識就是他們改變這一切最大的依仗。

其實,不僅僅他們,這三千多人中,絕大一部分人都會流入到秦國各行各業之中。

並不是道家不想留住他們,而是,道家說到底是一個宗門和學閥複合體,武學境界非常注重天賦,一百人裡可能只有一兩個人有修煉天賦。

有修煉天賦的人中,一百人中可能只有一兩個人能達到先天,先天到宗師的路上又會淘汰絕大多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