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關興的勇氣,直面父威(第1/6頁)
章節報錯
劉禪沒有隻聽關平的一面之詞,他派人調查了一番,愈發確定了鐵礦的重要性。
“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說的便是大冶鐵礦。
南方發展晚,根基薄弱,尤其是江東地區。
孫權能夠“坐斷江東”絕非偶然,逐鹿中原需要兵、馬、器械,相輔相成。
江東地廣人稀,意味著兵源很難徵召。為了彌補士卒的數量,孫權主要誘惑、逮捕、拉攏山越,讓他們從軍。
其次是戰馬,江東地區的地勢決定了戰馬的稀缺,這是絕對的劣勢。
因此,孫權只能在器械上彌補,但器械又以鐵礦為重。
沒有鐵礦,他什麼都做不了,起初江東完全依靠走私鐵礦,為此孫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直到大冶鐵礦的開採,徹底改變了這一格局。
孫權在赤壁之戰前,便已攻破黃祖,佔據江夏。
他效仿曹操,施行屯田制,設定“軍屯”和“民屯”,僅毗陵一地從事民屯的人數曾高達數萬口。
後來偶然間,有人發現了大冶鐵礦,進獻給孫權。
經過十幾年的生產、發展,大冶鐵礦儼然成為了江東命脈。
僅一年時間,江東便在武昌鍛造寶劍1000口、刀10000口。
諸葛亮說過,“決敵之資,惟仰錦爾”,成就了蜀錦之名。
江東依靠什麼獲得戰馬、軍資?
優質的農具、鐵製品等等,都是江東出口之重。
只不過鐵器是管制物品,江東比較剋制,不像蜀錦一樣暢銷。
曹丕還是世子的時候,便招攬江東工匠為魏國打造兵器。
關羽攻打鐵礦,斷了江東的命脈,孫權能不急眼嘛。
所幸費禕出使,給了雙方緩和的餘地。
劉禪掌控具體情報後,驚出一身冷汗,他也沒有想到情況竟如此危急。
“殿下打算去江夏一趟嗎?”關興詢問道,他非常擔心父親的狀況。
或許在關羽看來,憑藉一州之力,足以平定江東。但牽一髮而動全身,曹丕不會坐視不管。
大戰一起,不是江東灰飛煙滅,就是漢室兵敗如山倒,徹底失去平定天下的資本。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沒人賭得起。
所幸曹丕是“弒君稱帝”,孫權有所顧慮,沒有直接靠向他。
“不。”
劉禪拒絕了,解釋道:“這時候不能去江夏,若是被有心人利用,誇大一番,會徹底激怒孫權。”
他現在抵達襄陽,形勢已經有所變幻。再去前線,真的解釋不清楚了。
於是,劉禪安排道:“安國,你親自去一趟江夏,請叔父回襄陽主持大局。”
“這……”關興一怔,仿若一座泰嶽壓來,沉重的壓迫感令他渾身一顫。
“殿下,還是我去吧。”張苞抱拳道,他不想讓關興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