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會回成都。”

“大哥在哪,俺就在哪。”

劉禪已經在前往荊州的道路上了,耳畔卻依舊響徹張飛的嗡聲。

為了天下大計?

非也。

兄弟情深更重要。

劉禪很理解這種感情,因此心裡很不是滋味。

為帝為君後,身不由己。

任性很容易,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克己守禮難,維持帝胄的威嚴更難,要讓所有人信服幾乎不可能。

“為了積蓄北伐的力量,只能暫且委屈兩位叔父了。”劉禪寬慰著自己,深吸一口氣。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現在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萬萬不可大意。

車軸吱呀吱呀轉動,浩蕩的車輦向東行駛,碾碎了天地間的寂寥。

沿途劉禪遇到了很多修路的勞役,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叮叮噹噹地敲打著。

這時候沒有鋼筋混凝土,但勞動人民智慧無窮。

他們製作出了一種用石灰、黃土和沙子製成的混合材料。

這種材料十分堅固,能夠讓馬車安然地行駛。

還有獨特的“灰漿技術”,以糯米灰漿為代表。但這太奢侈了,只在某一段路程使用。

最普遍的還是“熟土”,把土用火炒一遍,不會有蟲和草。

以“熟土”鋪設的路面,幾十年不長雜草都有可能。

漢代還有“地磚”,以黃土燒製。

這時候還沒有什麼重型車輛,普通的馬車能夠通行即可。

各種各樣的材料匯聚,這才讓蜀中通往荊州的道路變得平坦、通暢。

夷道也成為交通的樞紐。

劉備登基後,大赦天下,將部分俘虜釋放回去了。

這導致了工地人手不足,工期順勢拖延。

“要致富,先修路。”

“只有將這個思想貫徹下去,大漢才能蓬勃地發展。”

劉禪非常贊同修路,為此不惜動用數十萬勞役。

但對於很多世家大族而言,這根本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尤其是儒家。

為何?

他們並不希望人口進行流通。

天下太平的時候,很多百姓都沒有出過縣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