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針對關羽的安排(第1/5頁)
章節報錯
劉禪被安排為太子後,各種各樣的課程都多了起來,安排得滿滿當當。
只不過他客氣地推掉了,只保留了一些必要的。
比如諸葛亮親自授的課。
劉禪的老師們自然不滿了,跑去和劉備哭鬧。
太子家令來敏最會來事。
他精通左氏《春秋》,尤其精通《倉頡篇》、《爾雅》的訓詁學,常常對劉禪說教。
劉禪“屢教不改”,徹底惹怒了來敏,他親自和劉備告狀。
劉備也很無奈,只是簡單地安撫幾句。
“陛下如此縱容太子,江山社稷如何長存?”來敏喝道。
企圖將劉備喝醒。
來敏也是新野人,屬於荊州派。
董卓之亂時,他跟隨姐夫黃琬到荊州避難,黃琬是劉璋祖母的侄子,後又入蜀中。
是根苗正紅的世家、儒家代表。
“阿斗建立如此功勳,難道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能力嗎?”劉備反問道。
來敏啞口無言。
事實擺在眼前,任何辯駁都是無的。
劉備小時候很野,“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後來,他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磨難,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因此,他竭盡全力培養劉禪。
就目前來看,劉禪除了經學沒有達到標準,各種各樣的能力都獲得了認可。
劉禪在閒暇的時候,也會讀《論語》之類的書,但也就誦讀而言,沒有像儒家一樣鑽研。
咬文嚼字!
在劉禪看來,這些完全沒有意義。
他只需要懂得書中的道理就好了,背誦全文有什麼意義嗎?
純粹是浪費時間。
劉禪已經不需要透過讀書來博取出仕的機會了,他是太子!
他要做的,是讓漢室強大起來,獲得平定亂世、守護天下的能力。
劉禪不是不讀書,而是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譬如搞錢。
來敏的行動,註定不會有好結果。
隨著劉備精力一天不如一天,劉禪已經開始跟著諸葛亮學習處理政務了。
身為丞相,諸葛亮需要操持很多事,將事精分後,重要的再交給劉備過目。
劉禪成為了他們之間的橋樑,互相溝通著。
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心得。
劉禪很煩惱這些枯燥的工作,一件事若沒有思路,甚至需要耗費十天半個月去思索。
當然,也有人說,為何不將政務交給臣子來處理呢?
呵呵。
劉禪只能說有這樣想法的人,太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