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皇室,沒有擔當,哪個臣子會服從?

就算所有人都忠心耿耿,不同的派系都會明爭暗鬥。

劉禪處理過幾人的升遷,他為此頭疼了很久。

因為要平衡!

升遷裡面,也可能暗藏殺機。

劉備在世的時候,旁人基本上沒有領軍的機會。

包括諸葛亮、趙雲。

張飛、關羽算是宗室,關羽得以領軍北伐襄樊,張飛曾攻打武都等。

此次南征,是因為有劉禪在,諸葛亮才能擔任主帥。

關羽與劉備也親近,但為何太子妃不能是關羽的女兒?而是選擇張飛的女兒?

因為劉備與張飛出身同郡,別小看這一點小差距。

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是劉禪需要了解的。

甚至臣子之間誰的兒子娶了誰家的姑娘,都有人專門記錄,呈給劉備看。

朝堂上的孤臣終究是少數,得罪一人很容易得罪一片。

劉禪跟著學習處理政務這段時間,被諸葛亮狠狠地上了一課,然後又被劉備教訓了一番。

其他事,但也沒什麼,輕鬆自在。

直到費禕傳回訊息,孫權對於曹魏封王之事非常上頭。

費禕聯絡了江東的幾名臣子,很難為漢室爭取優勢。

於是,他建議劉備釋放一些訊號,讓孫權感受到友善。

劉備也很為難。

孫權就像是病虎一樣,不管他不行,要管就要喂肉。

“孔明,你說這件事該怎麼辦?”劉備沒轍了,只好向諸葛亮請教。

“臣以為,當召雲長歸成都,以解江東戒心。”諸葛亮沉聲道。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

諸葛亮此番提議,解決了朝廷的好幾個麻煩。

首先,關羽名望很高,與江東有間隙。

只要關羽在江東一天,孫權就要擔心自己的荊州水師順江而下。

這是矛盾所在。

二來,關羽北伐成功後,位高權重。劉備稱帝冊封他為大將軍,榮譽加於一身。

可是劉備登基,關羽都沒有回來,太不像話了。

坐鎮荊州是很重要。

難道朝廷就不重要了嗎?劉備就不重要了嗎?

關羽待在荊州太久了,已經嚴重威脅了劉備的威望。

已經有臣子彈劾關羽,只是全被劉備壓下。

劉備相信關羽一片赤誠,但不可能讓所有臣子都相信。

矛盾的裂縫,只會越來越大。

若是關羽繼續把持荊州的軍政,未來會發生什麼,誰都不敢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