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防備江東(第1/3頁)
章節報錯
“學無止境!”
“阿斗莫要驕傲自滿。”
諸葛亮慎重地叮囑,臉上帶著欣慰之色。
“為萬世開太平。”
此等大志,非一般智者能有。
很難想象,這出自劉禪之口。
一直以來,諸葛亮對劉禪的印象都是“憨厚”,繼承了劉備的仁義,卻沒有劉備做事的果決。
如今看來,是他看走眼了!
諸葛亮躬耕隴畝之時,曾自比“管仲樂毅”,其志尚遜“為萬世開太平”一籌。
“先生的教誨,學生銘記於心。”
劉禪恭敬地作揖行禮,對於諸葛亮他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問世間有幾人能夠做到。
能夠做到之人,又有幾人有諸葛武侯的成就?
“禪必竭盡全力,協助父親與先生匡扶漢室,大興天下!”
劉禪堅定的意志,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
這一關,算是過了。
“阿斗,過來坐。”
諸葛亮招呼一聲,劉禪信步走去,與諸葛亮談論天下大勢。
“而今天下三分,正如先生所料那樣。待我軍取得東川漢中,穩固蜀中,北伐可期矣。”
劉禪神態激昂,對於北伐抱以無限的期待。
“不錯!”
“阿斗能夠看到這一點,為師甚慰。”
“依你之見,蜀中接下來該怎麼做?”
諸葛亮鄭重地請教,給人一種如沐春風之感。
“益州號稱天府之國,卻沒有天府之實,當務之急自然是耕種田地。”
“曹孟德在許都行屯田,軍士閒時耕種,忙時作戰。”
“僅屯田一年,便增收了百萬斛糧食。中原之所以能夠快速穩定,和糧食的增產有極大的關係。”
劉禪娓娓道來,一語中的。
“除了增產糧食,最重要的一點是提防江東。”
“湘水之盟後,兩家的關係只是勉強維持。孫權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奪取荊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