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拿下荊州,他才能獨霸長江天險,沒有任何一名諸侯,會將咽喉之地交給他人,盟友也不行。”

提到江東,諸葛亮的臉色凝重,沉吟道:“北方強盛,蜀中若是北伐,必依賴江東。”

他對於盟約,還抱有一絲希望,劉禪卻搖了搖頭,語氣冰冷:

“先生,您在《隆中對》中提出,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父親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孫十萬攻打合肥無能,為張遼所破,逍遙津之戰,將他釘在恥辱柱上。張遼的威名,令江東小兒止啼。”

“在這種情況下,先生認為,江東還會出兵攻打合肥嗎?”

“孫十萬為何不能與曹操聯合,奇襲脆弱的荊州防線?”

轟!

諸葛亮腦海一晃,被震撼到了。

“諸侯之間,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與曹操結盟,能夠順勢拿下荊州,以長江天險抗衡北方,形成二分天下之勢。江東還需要益州的助益嗎?”

“拿下荊州後,他還會假惺惺地與我們再次結盟,抗衡曹賊。而失去了荊州的漢室,再也沒有北伐之力了!”

劉禪言辭滔滔,令諸葛亮心生疑慮。

如今君子之風盛行,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但在滔天利益面前,“君子之行”顯得蒼白無力。

尤其是有人喊出一句“兵不厭詐”後,奇謀之士逐漸被重用,各種詭道齊出。

孫十萬為什麼不會奇襲荊州呢?

依靠一紙盟約束縛嗎?

縱使諸葛亮相信孫權的人品,也不會將後背留給他。

“雲長在荊州,足以鎮壓宵小。亮自當勸諫主公,派遣一名善守之士,擔任南郡太守。”

諸葛亮意識到了戰略的缺陷,著手開始彌補。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其實劉禪心中有一人選,霍峻。

霍峻號稱“孤城不傾”,被劉備任命為梓潼太守,防禦北方。

梓潼郡包括了蜀中北部的幾乎所有重要關隘:葭萌、白水、劍閣、江油、涪城,比張飛鎮守的閬中,更為重要。

漢中入蜀,必經梓潼。

劉備奪取西川時,霍峻鎮守葭萌關,十倍之敵來犯。

霍峻淡然地回應:“小人頭可得,城不可得。”

一戰成名。

他還是荊州南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