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稅改肇始(1)(第2/2頁)
章節報錯
倘若不這般推行起來,那問題只會越堆越多,這直接產生的影響,就是朝廷每年所徵鹽稅會連年遞減。”
“你能這樣想,朕很欣慰。”
崇禎皇帝讚許的點頭道:“這件事情想要推行起來,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情,不過就算是再難,也要逐步的推行起來。
內閣想爭論此事,那就讓他們爭論吧。
朕相信畢卿的能力,也相信畢卿的手段,更相信國朝上下,有很多像畢卿這樣的大明棟樑在。”
崇禎皇帝所籌設的內務府,存在著一個任何人都不知曉的根底,那就是所聚攏的內務府職官,多數都是原有時間線上的抗清英雄。
錢肅樂是。
李長祥是。
張肯堂是。
黃道周是……
太多太多這樣的俊才,透過崇禎皇帝的意志,聚攏在內務府這一權力構架下,這使得他們在京城,在大明各地,在賑災行署做著事情。
過去抗清。
現在抗權!
抗什麼權?
一切不法之特權!
權力倘若失去了制約,那就不能稱之為權力,而是一種作惡的工具,崇禎皇帝就是要用他的方式,來逐步給權力套上籠頭。
“陛下,臣覺得這件事情,不該只在朝堂上爭議起來。”
錢肅樂想了想,對崇禎皇帝作揖道:“在民間也該形成爭議,正如陛下當初所提,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讓更多的群體參與其中,爭論此事,那麼朝廷所掌握的主動權就多了。
鹽政是否存在問題。
鹽政是否存在弊政。
民間的一些建議,其實也是能聽取的,如果說此事能夠做好的話,說不定能幫著畢閣老……”
“你的想法不錯,此事就交由你來辦吧。”
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定期向御前呈遞奏疏,朕會持續關注此事,內務府所籌設的新制鹽場,也該發揮它們的作用了。
傳達朕的口諭,先在天津直隸州把鹽價給朕打下來,朕要鹽成為利民的鹽,而非掠民的鹽。
今後的大明鹽政,朝廷要逐步恢復專制主導,一些鹽商想要透過賄賂、勾結等方式,來左右鹽價走勢,朕絕對會讓他們付出慘烈的代價。”
“臣遵旨。”
錢肅樂當即作揖道。
鹽鐵專營,這是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手裡所掌握的重要財源,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大明開始漸漸變了味道。
崇禎皇帝清楚的知道,隨著大明境內的原始工業化穩步推進,過去那種鹽鐵專營模式,已然是不合時宜的了,他要透過自己的方式,給大明探索一條新的路,確保財稅收入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