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帶隊跑步(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天早上,我們走出猴麵包樹洞時,沒有晨霧,我們是迎著晨曦走進猴麵包樹林的。
樹洞前面的這片猴麵包樹長得非常高大和粗壯,如果不是自己親眼所見,我根本就不會相信,世界上還有這麼高大和粗壯的樹木。
樹洞後面也有一片猴麵包樹林,但整體上要比樹洞前面的這片猴麵包樹林顯得“低矮”和“瘦小”一些。
會說腹語的啞巴說穿過樹洞後面的那片猴麵包樹林後,就是一片地勢開闊的大草原。
我想,總有一天我們會如脫韁之馬,在那片大草原上縱橫馳騁的。
第一天的訓練是從晚上開始的。
那時,我們遊過石頭山下閃著銀光的河流,然後列隊站在黑黝黝的草甸前。
站在我面前的這群人都是有一定跑步基礎的,他們都是去年參加過巴挹馬拉松的長跑愛好者。
他們的全程馬拉松配速在6分鐘左右,完賽成績大都集中在4小時至4小時30分鐘的這個時間區間。
我的訓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進階階段。
我要用一個月的時間,讓他們跑完全程馬拉松的時間縮短到3小時30分鐘。
從第一天開始,我要先改變他們的跑步配速,讓他們嘗試跑不同的配速。
這些不同的配速訓練,會讓他們身體的各個肌肉得到發展,從而讓他們跑得更快,也不容易受傷。
第二個階段是高階階段。
我要用兩個月的時間,讓他們跑完全程馬拉松的時間縮短到3個小時。
隨著訓練量的加大,他們開始攜帶猴麵包樹果當跑步補給。
啞巴跑在隊伍最前面,他負責把控跑步速度和節奏。
我則跑在隊伍最後面,有時也會加速跑到隊伍中間,觀察他們的呼吸、擺臂、落地和跑姿。
第三個階段是精英階段。
我要用三個月的時間,讓他們跑完全程馬拉松的時間縮短到2小時30分鐘。
最後能不能成為跑神,精英階段的訓練至關重要。
在這個階段,我開啟了負重跑訓練模式,其實就是人揹著人跑。
開始負重跑時,只能要求他們用較慢的單一配速跑。
跑了一個月後,又嘗試讓他們用不同的配速跑,再配合一些強度跑、間歇跑、變速跑來進行交叉訓練。
在跑步訓練中,我會經常和他們玩一種“速度遊戲”,為枯燥無味的訓練增加趣味性。
譬如,我會突然發出衝刺、慢速、加速等跑速指令,而這種跑動距離和配速的不確定性,可以發揮出他們更大的潛力,同時也開發了他們的絕對速度。
半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第一個月裡,我帶領他們順利達成了全程馬拉松跑進3小時30分鐘的目標。
第三個月裡,我幫助他們順利達成了全程馬拉松跑進3小時的目標。
今天晚上又到了檢驗跑步訓練成效的時候了。
月明星稀,萬籟俱寂。
“付——”(巴挹語:跑),我發出了起跑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