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為漢宗室,傳聞當年出征而平黃巾,曾得太祖高皇帝預兆,後以協助胡軫平冀州,再往昌慮,壽光,皆有所定,可謂市井言之天命也!

以今日見,更是如此。

於到往投效之士,劉府君更多親見,而行重用……此中諸多因果,於孩兒看去,孩兒於劉府君處,更當會有機會作為。

此誠孩兒肺腑之言,請阿父阿母明鑑!”

張郃顯然心意已決。

張治聞此,且是看了眼妻子,都從各自眼中看出了所念。

三日後。

張郃帶領十幾名鄉人,手持武器,騎著跟隨數年的老馬,回頭看了眼身後的鄚縣縣城,終義無反顧地揮鞭南下。

男兒有大志,歸家或無期。

他張郃的路,即於腳下,只顧風雨兼程。

半月之內。

得劉祈的招賢令後,河間國,平原郡,清河國等各地,皆有人湧來。

劉祈每日除了郡中事務,且常抽出時間,以行專門面見鼓勵。

月前還有些憂心的吏從和兵士問題,有效得到了緩解。

這日間,堂舍內,當劉祈看到夏侯蘭送來的名冊,眼神忽得一動。

“此中人馬,是從河間國而來?”

“回府君,正是如此?”

“現在他們人在哪裡?”

見劉祈已經起身,夏侯蘭便曉得,近日來投效之部,說不定有府君劉祈認識之人,遂忙躬身回道:“此中部,主動要求加入軍中,以為子龍南下之援軍,而今正於城外大營之內。”

“嗯,我隨你一道出城看看罷!”

“諾!”

夏侯蘭應聲後,即隨同劉祈一道出城。

近半月來,各方雲集人馬,已達到了成規模的四千人,內中含有從各地募得的鄉卒。隨著州府前幾日運送的糧草支援,卻也能保證好此中之部的後勤支援。

張郃是今日到來的,望向各處同他一道彙集來的義軍,甚至還有幾名,也是河間國的地方名人,張郃經過初期的詫異,更感劉祈名聲之廣。

而近月來,樂安和平原所在,不斷傳來捷報,亦使得張郃感覺其人選擇之正確。處於劉祈帳下,以他所預測之局勢,少不了建功立業之機會。

午間登記好後,張郃讓人將馬匹照料後,即與同行之護從,一道進入到了帳舍,準備好生休息一下,沒想到營舍外突然傳來訊息,劉府君來了!

同大部人新到之義士一樣,張郃聞聲也出營觀望,只是人數太多,很難擠到前面去,隨之卻沒想到,那步行而來的劉府君,在見過一應人等後,朝向他所處方向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