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祈來到張郃等人所在之地,一望前方人群,第一眼即能看出,誰才是張郃!

其中氣質,難以遮掩,於人一種沉穩大氣之態。

臨前後,劉祈從左到右一一問候,等到了張郃時,劉祈面帶笑意道:“若我猜的不錯,足下就是河間張君了?

兩個月前,我過河間國,有曾遇到過沮君,沮君與我言及河間能士,其中武藝非凡者,以河間國鄚縣張儁乂為最!

我今巡視營舍,即從名冊上看到張君姓名,心中甚是喜悅,不知可否與內就坐,相談一二?”

劉祈面帶笑意,在說起聞聽往事時,則目露敬重與肅穆,此中一切,看在張郃眼中,心有激動。

二人之身份地位,時下千差萬別。

劉祈即聞其名,迅速來拜見之,但以此番,就足令人感動。

年輕的張郃,亦是如此。

在劉祈言下,張郃稍微一愣,迅速回轉過來,見劉祈躬身之禮,忙抱拳回禮道:“府君能得曉我之名,誠乃我之幸也!

營舍簡陋,還請府君入內座談。”

劉祈頷首後,二人一前一後入內,其他人見二人有話說,則是留在了帳外。

入營舍後,劉祈就坐於上首,面向下方有些緊張的張郃,溫聲問起了來途所遇諸事,且關心起了其中家庭。

言談間,張郃等人,深切感受到了劉祈於此的和善可親,傳言之,愛兵如子,自非是虛言耳!

“張君大有謀略,我與張君言談中,能感受到張君於戰況之透徹,時於今下,州郡多受黃巾軍襲擾,且不知張君以為,當如何平之?”

人所傳言中,劉祈用人,不論出身,且多依賴才能。

為劉祈所問策略,張郃即知此亦為他之機遇!

而於戰情上,從家鄉到來浮陽路上,他已有考慮,遂直言道:“依在下看來,府君居於渤海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欲要安穩地方,終需安穩州所……”

等從張郃營舍離開時,劉祈想起張郃所言,自感其人能於漢末,得袁紹、曹操這等雄主重用,戰功赫赫,實乃貨真價實。

從戰事打法,到戰略佈局,張郃都流露出極強的預見性。

在關乎渤海國之所安寧上,張郃更以為,劉祈當尋機而平冀、青大部,這樣才能讓渤海國周圍無憂,內中和諧,更以表明心志。

即於黃巾再起,天下動盪之間,以一郡之地,想要穩定,置身與事外,本就不可能。

而能力越大,職責越大,張郃,甚至許多人,顯然認為,只有劉祈才能平地方之亂。

“儁乂可願為我軍一部之軍司馬乎?”

劉祈當著眾人的面,笑著問道。

見張郃雙目瞪圓,其人顯然沒預料到,只是相見第一面,即受如此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