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送別(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前一夜,劉祈已經為張昭舉行了送別宴。
當今日破曉到來,張昭帶著僕從,準備離開時,劉祈更是率領縣吏,親自出城送別。
這一送,便是十多里水路。
將別時,劉祈同張昭處於同一條船上。
張昭想到當日,劉祈同樣奔行幾十裡,於他相迎,且多敬重,便有些恍惚。
故今次別離時,他於甲板上,向劉祈深深一禮,道:“相送千里,終有一別。
希德揹負昌慮重任,今送我十多里,其中所行,讓我感懷。
且願希德於昌慮,將來能再立功績!”
劉祈亦是深深一揖:“子布一路,也當保重。
我使家兄領眾相送,且願子布能早日到達任上。
而今雖說與子布同衙為官時間短,但子布才華能力,早使我敬佩。
如之前所言,以今時漢室衰微,天下動亂。
若有機會,但願子布能同我一道,再安地方!”
劉祈言語中,常人或聽不出特別含義。但張昭能感受得出,劉祈早早表露志向,今再言之,這是有請他相輔之意。
順流而下,直到離開多個時辰,張昭挺拔之身姿,依然立於船頭,遙望昌慮城方向。
劉祈有大志,又為漢宗室,其人於天下大勢,亦是看得清楚。這些時日來,冀、幽之所,還有涼州、益州之亂,難以平息,正做論證。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
他心中自覺,與之相交的劉祈,或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弄潮兒?
他張昭自少也有大志,而這亂世之中,更當尋一明主相輔,劉祈會是乎?
但劉祈待他以誠,望向一側的劉直等十幾位軍卒,更感恩義。將來,誰能說得清?
縣丞張昭離開,縣衙勢力再度洗牌,韋氏等豪族,於後一段時間內,蠢蠢欲動,導致縣吏中人,也多人心惶惶。
正此時,於眾吏員看去,縣長劉祈,依舊從容不迫,每日於縣寺正常處事。
單單是這份定力,以泰山崩而不亂,即使人敬佩。
九月二十。
秋將遠去,整個昌慮,也能感覺到溫度,再度降下不少。
一大早,堂舍內,再度召開會議。
但於吏員會議前,發生的另一事,令許多人意外。
功曹徐匯,於此正是請辭!
除過徐匯,還有八名吏員請辭,多是由韋氏等大族所薦。
旁觀者,如何看不出,這是昌慮地方豪族,開始同劉祈這個地方長官決裂。
縣衙與豪族之間的糾葛,終於再度擺放到了明面上,一些人望向那道跪坐的身影,難免多思考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