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徐匯佔有之功曹,也是縣衙中,最為關鍵位置,劉祈早有打算收回,以他人所任之想法。

但因徐匯與昌慮頗有聲望,相當於本地人所推舉,於縣寺和鄉地吏從,多有約束,未免生亂,劉祈遲遲未動,以便保持好雙方平衡。

而今見形勢不妙,徐匯之辭,實際是一個重要訊號。

劉祈並未出言挽留,他應下之後。

徐匯一行人,當即出了官寺。

這一幕,縣尉董巍,神態則顯得有些不安。

經過一段時間平靜後,本地豪族,看出昌慮長劉祈,有將權力,深入鄉地之想法,終究是露出了鋒利獠牙。

他原本同本地豪族暗做交好,以收取利潤,為走私之物,保駕護航,雙方亦算默契。然劉祈來的這數月,他之於本人,夾在中間,可以說是不上不下。

在見過劉祈手腕後,他董巍越是想兩面都不得罪,到了而今,卻裡外不是人。

董巍倒是想向朝中上書,辭去之縣尉之職,內心深處亦是捨不得。

“徐功曹因事請辭,然以縣衙諸事,仍需有人處置。

業主記,且由你暫領功曹一職,但勿要讓我失望!”

旁人還沒有回過神時,劉祈這番臨時任命,又讓一眾縣吏,靈機一動!

今以功曹暫缺,沒想到昌慮長竟是迅速讓業壽接管!

若是平時,以業壽身份地位,眾吏必然會好生理論一番,但眼下進眾人皆被微妙局面,弄得心不在焉,又看出劉祈眼底有怒容隱現,便也無人出言阻止。

就這般,業壽順利領了功曹一職。

當眾吏散去,業壽主動留下,深深一揖,望向案首,從容不迫的身影,道:“縣君再造之恩!

壽以死做報!”

業壽這般表忠心,發自心間。

從落草為寇,到再入仕途。

沒有劉祈,就沒有今日之他。

今次,劉祈排斥眾議嗎,再召他為功曹,這恩情,可不正形同再造。

劉祈已經起身,來到業壽麵前,將其人扶起,望著業壽,道:“子祚本是才士,以前只是不幸席捲。

後能助我除賊,於縣衙中,處事更是穩妥。

這功曹,你如何當不得?

我劉祈用人,不看過去,但以有才,為民,便是用之。

子祚切勿妄自菲薄!”

將感動的眼淚嘩啦之業壽扶起,劉祈又交代了下功曹掾時下主要事項,便是於縣吏掌握監督。

即將離開時,業壽輕聲道:“以下吏看,本地如韋氏等豪族,大有針對縣君之意,徐君這一離職,只怕徐氏也會於側推波助瀾。

若是昌慮各鄉地,皆受此影響,於縣君開啟之局面,大為不利,其或形成鐵板一塊。

縣君先前以禮,今當動用‘大武’,早一步下手,才能利大於弊,再控鄉地!

時間越長,越是不利!

此為下吏陋見!”

望著業壽身影離開堂舍,劉祈未多做解釋。

韋氏等豪族一舉一動,他皆看在眼裡。

說實話,張昭離開第二日,他本想一舉平之,但最終還是決定再等等。原因很簡單,正是等著昌慮地方反叛豪族,將聲勢鬧得大一些。另外,給其他一些豪族大戶,一些時間,使之做好抉擇。

但從昨日收到之軍報,加上徐匯等今日所為,劉祈自曉時間差不多了,也該到了收網之時。

以其中機密,實際到了現在,除了他與方真,孫氏兄弟,及許案、王唯知道外,並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