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年少時,本就應是追夢之年紀。

即迎來年輕的身軀,勢必在心中點燃一種叫做激情與奮鬥之火焰。

論出身,他是比劉備還差些,然有於時代發展之熟悉,以及前人無數先賢們,於之腦海裡灌輸的知識。

沒理由,劉備可懷興漢室之心,終成蜀漢之主,他劉祈就不能立此志,以微末宗室身份,再興大漢!

“那便一言為定,潘君,你我二人,以天地為鑑,擊掌為誓如何?”劉祈笑問道。

他看重潘璋而今還有些豪情萬丈之性格,故出此言,至於將來潘璋能夠應約,全看他劉祈所站之高度了!

“善!便如君之言!”

啪!

一道小小的兩掌碰撞聲,於蓋縣縣城外,小小的營舍內響起,沒有人知道,他會帶來多大的變化。

及次日,即將離開蓋縣時,劉祈又向方真借了五緡錢資,按照昨日潘璋留下地址,親自送去。

這般作為,也算是迎來了回報。

知道劉祈受招募,率鄉卒往廣宗,將迎戰黃巾軍主力之部。雖說若無意外,手下可能就這麼幾十號人做指揮,但潘璋還是將他的一些軍略筆記,直接贈予了劉祈。

很難想象,就是這般一個喜和酒水,且貪財的人,會做這些記錄,並寫得一手好字。

而於潘璋能習文,劉祈早不意外。

論一軍之將,若潘璋大字不識一個,又如何會被孫權委任為一軍統帥,大加用之。

待劉祈率杜鄉眾人,隨蓋縣應募的大部人馬離開時,潘璋也屬知恩情之輩,竟是相送十里。

“古有千金買骨,今日,亭長莫不是效仿乎?”

這邊已經不見潘璋的影子,劉祈等眾,揹著行囊,邁著兩條腿,走在山路上,方真相隨,不覺出言道。

左面的許案,當是沒有聽過這個故事,撓了撓頭:“方書佐,此言差也!

亭長可沒花費千金,只是用了十緡,可這十緡啊,亭長若是去做工,且需要兩年。

依我看那,此人就是一個酒鬼,亭長如此,頗為不值!”

行途本就無聊,聞言,方真哈哈一笑,見劉祈不禁莞爾,並未生氣,心知許案與其關係莫逆。即如同往來縣城一樣,先給眾人講解了千金買骨的故事。

此故事,實則正出自於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一》載: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市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馬者至者三。

末了,方真又道:“依我看,方才那漢子,能得亭長誠心交往,必屬才幹之輩。就算真有千金,能買得其心,亭長必也行耳!”

這話說到劉祈內心去了,但他卻是搖頭道:“不論潘璋這等才俊,如子初,還有諸君,皆屬能耐之輩,我亦然!”

劉祈此言一論,弄得杜鄉中人,無不高興,對劉祈更為崇敬。

接下來兩日,天空尚且做美。

這日間,距離牟縣不遠,只有十幾里路程,劉祈等人正在修整,前方忽然傳來吵鬧,隱約聽到“黃巾賊來了”。

劉祈持劍起身,忙示意許案去看看,並迅速讓本鄉人馬集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