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禦敵(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相比於杜鄉人集結迅速,蓋縣其他鄉地應募來的鄉卒就要慢上許多,甚至還有人聽聞“黃巾賊”三個字,嚇得跑入了後方樹林。
此間一幕,劉祈終於明白,為何他老祖宗劉邦,管不了手下那群民夫,逃走幾個,想到秦律之嚴格,不得不反了。
大生死麵前,人本能選擇逃避,若無平日督促,另加強有力人領導,只會越加混亂。
許岸帶著兩人,往前打探訊息,尚未歸來,劉祈正滿懷憂慮間,忽然一道慘叫聲傳來,轉頭望了眼,他即安心下來。
且觀去,隨行督運人馬往郡治去的王安,別看平時和和氣氣,但見這時,他拔出劍來,刺倒了一名逃竄的鄉卒,正高聲道:“再有敵前逃竄者,猶如此人!
各鄉當迅速收攏人手,依照此地山勢禦敵!”
而王安處置迅速,避免了局面進一步惡化。
已協助劉祈,將鄉卒於此地高處安排好的方真,想法與劉祈一般無二。
他臨近後,長嘆道:“幸得是王君攜眾人往之,若是縣寺中其他曹員,斷無其中魄力!”
可見王安別有故事,大敵當前,劉祈也無心傾聽,同方真合計一二,便覺處於他們這個位置最佳。
黃巾軍若是繞道,由南邊來襲,他們恰好能依照山岩還有左邊溪流阻敵。
若是直接從他們翻閱的丘山背面殺來,那便要靠最前常鄉的鄉卒抵禦。後側亦不能放棄,否則,腹背受敵,只會快速敗去。
“也不知吳猛攜亭卒看守民夫,押運糧草於前,情形如何了?”
劉祈持劍立在眾人前方,眯眼遠眺。
他很清楚,泰山郡內,一直無大黃巾軍氾濫。這群突然出現的黃巾軍,多半是從汝南、東郡等地戰場,逃入的零散之部。
其主要目的,不是攻城略地,或是殺多少人,而是掠奪糧草。
但這群逃竄之部,與應募鄉卒比較,與大漢正規軍交戰,畢竟是見過血的。
同等人數對上,就是己方有地利優勢,依然難免吃虧。
“許岸怎麼還未歸來?”
劉祈憂心忡忡。若是許岸出了事,他回鄉可如何同許岸父母交代!
他正代同方真商議,他親自帶人去看看時,王安一臉嚴肅而至。
其亦不多廢話,來即道:“劉亭長,你部人手紀律最為嚴明,而南側,若黃巾賊來犯,有絕大可能於此突襲。
不過,也不用太過憂心,方才我使人打探過,黃巾賊由北側而來,搶奪了不少戶數,正巧路由此地南下,回往山寨躲避,人數只五百之眾。”
王安顯然也是懂得兵法之人,看出劉祈率領部之戰力,訓練多有章程,故將南面守衛之所託付。
當論及黃巾軍只有五百之眾,他們可是有近千人時,王安這卻是鼓舞士氣之言。
但鄉卒們聞此,慌亂之態,果然減弱不少。
劉祈自是應下。
“亭長,快看是許岸回來了!”
就在劉祈將王安送走不久,王滿聲響於耳。
他抬頭望去,竟只有許岸一人,另兩位鄉卒未見,莫非已經遭遇不測?
這幾日間,杜鄉眾人他已熟絡,一念人死,心中難免沉重。
其他人同樣如此,氣氛瞬時顯得有些壓抑。
“許二兄,情況如何?”
等許岸近身,劉祈與方真對視一眼,齊齊上前問道。
讓人奇怪的是,許岸身上並無傷痕,唯有滿頭大汗,臉蛋通紅,顯然是跑得太快之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