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李善仁負荊請罪 袁大頭終結清國
章節報錯
沈姑娘說:“它就是萬三蹄。”李善仁說:“萬三蹄可是讓皇帝都吃了不肯放手的,請問沈姑娘在哪裡學的手藝?”沈姑娘說是在她姑奶奶那裡學的。
她姑奶奶曾得萬三蹄嫡傳,在姑蘇開了一家萬三蹄專營店。她在姑蘇學堂讀書時,在姑奶奶家借住,姑奶奶每天要做上百隻蹄膀,她空閒時在旁做幫手,因此學得手藝精湛。
李善仁說:“這麼說來,姑娘也是萬三蹄傳人了。我家夫人要向你拜師學藝,你不會不同意吧?”沈姑娘說:“恩人過獎了,小女子不敢當。”說著話,沈姑娘不忘來到另一桌見過趙大等人,將一雙桃花眼將客人掃來掃去。
李善仁見沈姑娘聰明伶俐,知書達理,上得廳堂下得灶房,呵呵笑道:“沈老闆真福氣好,金屋藏嬌,女兒不但蹄膀燒得好,還八面玲瓏,應酬得當。”便打發自家夫人隨沈姑娘去灶房學做萬三蹄,沈李兩家分主賓團團而坐,下人早已端上後續菜餚,擺滿一桌,沈老闆說了聲
“開吃吧!”就要動筷,坐在他對面的祥海卻站起來,一把將蹄膀拉到自己面前。
李善仁的臉頓時難看:“這孩子怎麼這麼沒規矩,再喜歡吃,也不能這樣。”祥海卻自顧用兩根筷子在一碗蹄膀裡翻來攪去,李善仁瞬間臉色鐵青,正要發作,卻見祥海扒開蹄膀,從裡面抽出一根刀子樣的細骨,興奮地說:“耶,真有骨刀呀!”見祥海急吼吼扒拉著一碗蹄膀卻又不吃,一桌子人都愣住了,不知他葫蘆裡賣什麼藥。
祥海捏著細骨說:“先生說過,萬三蹄是招待皇帝吃的,蹄膀整個兒沒法吃,必須用刀切開,但是皇帝面前不能動刀,蹄膀燒得好,應該骨肉分離,裡面有一根細骨可以拿來代刀切肉。看,真有耶!”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萬三蹄還有這一說。
沈老闆對李善仁連聲誇獎:“令尊果然聰明過人,先生教誨,事無鉅細謹記在心,將來一定可以成大器。”李善仁轉怒為喜,頻頻含笑點頭,不禁喜形於色。
祥海用手中骨刀,把蹄膀分成八塊,送到沈老闆面前:“伯伯請用。”沈老闆大喜,夾起一塊送入口中,又將蹄膀推至李善仁面前,李善仁也夾起一塊送進嘴裡,再推到兩孩子面前。
兩孩子不再客氣了,筷子如雨點般落向蹄膀。李善仁笑兩個孩子吃相難看,像是家裡沒吃的乞丐,說蹄膀要吃,魚腥蝦蟹、時令菜蔬也要吃,就替兩個孩子碗裡都夾了魚類、蔬菜,兩個孩子如吃藥一般,面露難色。
沈老闆就說:“隨他們去吧!今日請恩人來,有一件事相商。”李善仁說:“但說無妨。”沈老闆說他兒子福生比祥海虛大三歲,在私塾老先生處同受教誨,才智大有長進,如今已讀完四書五經,《禮記》《春秋》也讀了,珠算、習字,也樣樣授讀,然私塾畢竟有侷限,知識偏窄,應該送去上海洋學堂讀新書,將來才有出息。
問李善仁意下如何?李善仁說他也是這個想法,現今孩子已讀完私塾大部分學業,先生已教無可教。
洋學堂是一定要讀的,兩個孩子合得來,且是私塾同學,早就想讓他們結伴同去城裡讀書了。
沈老闆說:“這樣甚好。秋後便動身如何?”李善仁說:“正中下懷,不過在此之前應當進一次城,一為考察學堂,二為選一處便利房屋,讓孩子租住,安心讀書。”沈老闆說:“我經常在城裡和鄉下兩頭跑,自己有船,新近又買了車,來去方便,兄弟來到上海一次都未進過城,確實應該去走走。還有,洋學堂是寄宿制,不消自己找房子住,平時讀書不準外出,只在節日假期才讓他們回家。”李善仁聽了說:“這樣可以省去好多事。只是孩子尚小,孤身在外難免有意外難測之事,可叫我家趙大陪同。趙大忠心耿耿,跟從我多年,也是有心讀書之人,三人中,趙大最大,可一邊讀書一邊看顧他們兩個。”然後將趙大介紹一番。
沈老闆說:“如此就放心了,孩子一週可回家一次,我家每天有船隻來往於城鄉,可專程接送。”兩人一拍即合,一頓飯工夫,把孩子讀書之事商量定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