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張無衣義救林氏 袁大頭重出江湖
章節報錯
這海水煮的鹽,不但質量好,產量也高得驚人,是別處的十倍。一年之後,李善仁買下鎮上十字橋東側一片荒地,造起深院大宅,起名叫做李家店堂,擇黃道吉日,遷至新居,依舊在後院種下桂花樹,樹下埋了生計銀。
藉機大擺宴席,廣交地方官員、鄉紳鄰里。此後,又建了一所學堂,這件事在廣福鎮引起了轟動,交口稱讚李善仁辦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人們都不叫他李善仁,都叫他李善人。
廣福有一條母親河,叫做婁水河,橫貫廣福南北,流經十字橋,分為東西南北四條河,往西到太倉拐向姑蘇與大運河相接,往南經村過鎮通達上海,匯入城內方浜,經東門、西門和南門三座水門通達黃浦江;往東可達吳淞口,往北是漕糧北運的出海口,水運交通極為便利。
自古婁水河
“漕運萬艘,行商千舶”,是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當初李大人為防太平軍攻打上海,一夜之間從安慶運送淮軍抵滬,走的就是這條水道。
沈老闆祖居廣福,是廣福第一富商,不但在廣福有大量地產,還在婁水河邊置宅,面朝黃金水道,可謂得天獨厚。
在上海南門方浜邊上的花衣街還有沈氏府邸一座,等於把守著黃金水道的一頭一尾。
從海上火輪駁來的貨物,或者內河來的貨船,透過這裡可以直達城內,甚至抵達沈家宅後碼頭,或者開往黃浦江,也是暢通無阻。
當年小刀會起義在他家設立指揮部,從這條水道進城出府神妙莫測,被清軍圍困後,沈家船隻依舊穿梭其間,暗中給困守城中的小刀會義軍送去大量糧食物資。
小刀會起義失敗後,沈家因有
“通匪”嫌疑險遭滅頂之災,從此一蹶不振。到了沈老闆手上,又傾全部家財資助康梁新黨,誰知新政失敗,康梁潛逃,沈家再次沒落。
好在李善仁及時到來,見沈老闆落寞如此,出手相助,以十倍價錢買下他的搖櫓木船,助他東山再起。
沈老闆從此不問政事,佔據有利位置,專做沙船生意。適逢五口通商,上海作為通商口岸人口驟增,城內拆棚屋建石庫門供人租住,需大量沙石,沈老闆很快成了沙船大王。
十字橋下四條河,每條河流經兩個鄉,因此廣福轄一鎮八鄉,每個鄉又有三灣九街十八弄,街衢錯綜,河道蛛密,明朝時就已經
“比閭殷富”、
“徽商輳集,貿易之盛,幾埒南翔矣”。沈府在橋北街,李家店堂在橋東街,沈老闆將李善仁奉為恩人,李善仁將沈老闆視作至交,雖一個世代在廣福,一個來自徽州府,卻是至交契友,現又做了鄉鄰,兩家來往熱絡。
這一天,沈老闆女兒沈秋水二十歲正生日,宴請李善仁,李善仁備下厚禮,攜夫人、兒子和趙大、牛老四等去沈府慶賀。
李善仁進屋,沈老闆延請上座,李善仁再三推辭,禮讓一番,方才落座。
沈老闆將自家娘子及兒子福生,喚來前堂見客人,福生和祥海在同一私塾先生門下受教,已是和祥海諗熟了的,有話可談,早已坐在一起。
李善仁見沈夫人端莊賢淑,兒子英俊磊落,唯獨不見他女兒,就打趣說:“今日是專門來吃沈姑娘蹄膀的,怎不見沈姑娘?”沈老闆笑道:“姑娘的蹄膀兄弟可吃不得。”李善仁自覺失言,連忙改口說:“沈姑娘做的紅燒蹄膀可謂廣福一絕,小弟吃得。”沈老闆說:“姑娘在灶房忙著呢,大恩人到來,她的蹄膀需要親自把關。”李善仁連忙說:“你看,你也說她的蹄膀,非小弟妄言!”沈老闆發覺落了李善仁的圈套,乾脆說:“兄弟既是對姑娘的蹄膀念念不忘,等會兒喚來讓你吃了罷!”李善仁大笑道:“如此說來,可吃不得了。喜事要賀,蹄膀也要吃,可請來一見,夫人要向她請教烹飪手藝呢!”沈老闆當即吩咐家丁去灶房叫來女兒沈姑娘。
一會兒,沈姑娘款款上堂拜見李善仁,並與李夫人、祥海、趙大、牛老四一一見過,李善仁說:“久聞芳名,不必客氣,今日我是專門來吃你做的紅燒蹄膀的,蹄膀可曾燒好?”沈姑娘向桌上掃過一眼,答道:“馬上就好,恩人稍候。”說話間,家丁已將一盆重油赤醬晶瑩透亮的紅燒蹄膀端了上來,瞬間香飄滿屋色相誘人。
李善仁嘖嘖稱讚:“果然名不虛傳,未及品嚐,我已垂涎三尺。這蹄膀可有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