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楊梅
章節報錯
(二十)
平日裡,父母對我們的要求總是近乎嚴厲的,但我們總能想出辦法偷偷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門前田坎下那棵楊梅樹,一到夏天就掛滿果子,紅紅的,挺誘人。對這棵楊梅樹,我們幾乎是從果實青澀的時候就開始覬覦了。
“了了咧,了了咧”。楊梅果實長到一定大小後,有一種叫“楊梅蟲”的蟲子從每天中午就開始不厭其煩地鳴叫起來,似乎是在勸說、催促楊梅果快點成熟。
楊梅果“亮水”的時候,就開始有酸味了。趁父母不注意,溜上樹去,摘幾顆來解饞,那是件很愜意的事。
為了解饞,我付出了代價,有一次竟一不小心從樹上滑落跌下來,在下巴上留下了一個疤痕。
但這也並不能斷絕我對楊梅的渴求。
分田到戶時,我家分得的田,大多都在屋坎下,但也有兩小塊像買肉配“搭頭”一樣的“飛地”,在一個叫“央翁”的地方。
那一片山坡上全部是梯田,卻共一渠水,一到夏天,十多戶人家就以田塊的大小“分水”,按時段長短引水進田。
引水時間,要安排人在田邊值守,看著水流進田。一旦發現水量不足,就得順著溝渠一個一個分渠檢查上去,直到水源處。
“央翁”離寨上很遠,要走上一兩個小時。儘管路遠,我卻很樂意被父母派去“守水”,因為路上到處都有楊梅樹,能吃個飽,且還能摘一小筐回家來,慢慢享用。
文鬥人常說“楊梅不酸不要錢”,實際上大家都專挑不酸的吃。那些酸酸的楊梅,山中的鳥都不看一眼,即便爛在樹上,也沒人搭理,任其熟透後落滿一地。
這條路,我們一年不知要走上多少次。一路上哪裡有楊梅樹,哪棵楊梅樹結的果子不至於太酸,我都能熟記於心,倒背如流。
路邊一棵好吃的楊梅,常常還未熟透就被摘光了。但山上杉木林中、雜樹叢中隱藏的味道極好的楊梅卻能倖免,一旦發現,人們多蜂擁爭搶。
有一次,我和一個同族兄弟在山中發現了一棵“好吃的楊梅”,我們都約定陰天帶筐來一起摘。豈料回家後,雙方都動起了心思,瞞著對方悄悄獨自去摘。果然不出意外,我到山上後,看到那個兄弟已經在樹上了,當時少不得一陣尷尬。
但楊梅的可口,讓這種尷尬很快就化為了烏有。
在文鬥寨那地方,不論是誰家山中的楊梅樹,又或是誰家田邊蓄禁的楊梅樹,都是“公產共有”,不能禁止別人採摘。但你若想砍掉一棵楊梅樹,即便是你自留山或田邊的,也會有人出面來制止,惹急了說不定還能動拳頭。
因此,在文鬥寨地面上,只要有一身爬樹的本領,楊梅吃到肚撐或者牙齒酸到脫落,也沒人管你。。
至於誰在山中發現一棵最好吃的“白楊梅”,且摘了滿滿一筐回來,就足以在一路上炫耀一番。你三五顆,他一把,一路上分發品嚐,回到家中也就所剩無幾了。
但後來我家門前那棵楊梅樹結的果子卻一年比一年酸,最後整棵樹都枯死了。變酸和枯死的原因是竹林長得太快,長年累月遮擋了楊梅的陽光,且搶佔了楊梅樹的“地盤”。